从两晋到南北朝,战乱不止,人民流离失所,再加上官府赋税过重,致使百姓有的依附势力强大的家族,从国家户籍中脱离;有的谎报年龄,以逃避繁重的赋税,户籍混乱不堪。为了强化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增加赋税,隋朝对户口进行了大清查,史称“大索貌阅”,具体的实施措施是依据年龄和体态相貌核查户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先把城镇居民分编人组,京畿之内的居民五户为保,社保长,五个保为一间,设有闾正,四闾为一族,设有族正;京畿之外的居民,保之上是里,设有里正,里之上是党,设有党长;“大索貌阅”中的具体事务由三长负责,若是发现其负责的区域中存在户口不实的情况,里正、党正等负责人就会遭受发配远方的惩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皇五年(585),“大索貌阅”开始实行,就在这一年,隋朝的户籍就增加人丁四十四万三千多丁,人口一百六十四万余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隋朝还实施了“输籍之法”,这是一种划分户等、制定纳税标准的措施,内容是:地方官每年正月按照标准挨家挨户定等,以此作为征发差异、确定税额等的依据。这样一来,在户籍制度得到完善的同时,那些脱离了户籍的农民也重新加入了户籍,使国家的赋税来源变得更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