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019《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排行榜正式公布。小米全球排名468位,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公司。

这是雷军以及整个小米公司的高光时刻,相比于小米在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小米金融的表现却有些差强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含着金钥匙出生

背靠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条,小米金融一直被视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潜在巨头。

2015年5月,小米金融上线,是小米集团旗下的金融服务平台。虽然相较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起步较晚,但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小米金融的业务线涉及了互联网小额贷款、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及海外板块等领域,并推出了包括小米金融APP、小米贷款APP、小米钱包APP等独立应用软件。彼时,背靠集团的小米金融,虽起步较晚,但呼声很高。

但随后,雷军对小米金融的定位,变的摇摆不定、“扑朔迷离”。

“除人工智能,金融也是我们整年要拉开阵势干的大事”, 时值2017年,雷军一言,便赋予了小米金融核心业务板块的角色。

然而,还未拉开阵势,在2018年会上,雷军便绝口不提小米金融,似有意淡化。分析人士认为,这与2018年P2P行业暴雷有关,不管是宣传还是具体P2P业务,小米金融都处于“冷藏”状态。

然而,越来越多迹象显示,小米金融并没有展现出后来居上的气势,反而业务问题频发,尽露疲态。

正常还款却被上征信

近期,小米金融旗下贷款产品便被曝出部分用户正常还款,却收到民生银行发出的逾期警告短信,此次小米金融和民生银行的信息“脱节”是因为技术原因还是其他原因至今还不得而知。

而这已不是小米金融第一次触碰公众关于金融安全的敏感神经。2018年年中,几百个遭受损失的小米用户,他们大多是通过小米运动和VIP活动任务下载的P2P平台而钱财受损。

多位用户在“聚投诉”、“黑猫投诉”、微博等渠道投诉自己被小米金融所坑,皆因为“正常还款却被上征信”。

据多位用户反馈,自己5月10日通过小米金融系统的自动还款还清了本期借款金额,但5月14日却突然收到民生银行的逾期已上报征信系统的短信,此前也并未收到任何提示还款或催收的短信和电话。

事件发生后,小米金融通过官方微博表示,出现这种情况是民生银行错发短信,只要用户正常还款就不会影响征信。

而对于小米金融这样的解释,无论是民生银行还是用户方面,显然都是不买账的。民生银行方面表示:“是小米金融方面出现的问题而非本行责任”,具体是双方在互相甩锅,还是民生银行不愿意替小米金融背这口锅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据业内人士介绍,小米金融实际上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信息中介”的角色,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与有借款需求的借款者“撮合”起来,从中收取一定的佣金。根据合同约定,用户需要通过小米金融APP进行还款操作,小米金融再将用户的还款转入放款银行。此次问题的出现可能主要是小米金融向银行还款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而在小米金融“用户协议”里发现,小米对类似情况产生不良后果的责任早就撇的一清二楚,“不承担任何责任”。

借款不如理财

“世界上大部分的烦恼都能用钱解决吗?”

“是的。如果不能解决,那就是因为钱不够。”

话糙理不糙,毕竟作为一个普通人,遇到的烦恼无非就是:工作太累,想去旅游放空;看中一个车,但价格有点不美丽;住的房子太小,想换个大的……全都围绕着衣食住行。

说来说去,有多少人每天不都挣扎在和“钱”有关的这些事儿里?芸芸众生,谁的目标里没有“赚钱”二字?

当然,赚钱也是分等级的。靠工资赚钱,本本分分,最基础也最实在;靠兼职赚钱,比如开个淘宝店,上手容易,却也得投入极大的兴趣和大量的时间;靠理财赚钱,找个稳当的产品,实现“睡后收入”,操心的事情少,也不需要投入过多时间。

没有人因为理财而倾家荡产,而有的人却因为总在犹豫中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千万不要让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被通货膨胀、银行低利率吞噬掉。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和现在,理财亦是如此。

而外汇就是一种很好的理财方式,低成本、不间断交易,公平公开公正,选择合规的外汇平台,从“KVB史经理”开始,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