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首我们的奋斗道路,社会主义发展事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人才的制约与限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人才。陈希同志22日在北京中关村调研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合作的大门也会越开越大,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纳英才需要以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为前提,可以说只有塑造好宜居宜业的人才环境,才能在开放中释放最大的人才吸引力。

汇集人才,我们就要在人才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中找到平衡,充分尊重人性与市场的需求。敢于善于破除各种限制束缚,向外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向内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广泛吸引国内国外的人才投身中国实践。

留住人才,我们就要在全社会营造饱含诚意的人才环境。只有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先进的人才才会有可能留下,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才会有可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广纳人才,必须建立更为完善的权益保障及政策法规机制。让人才毫无后顾之忧,让人才集中精力工作。要以制度为基础,构建“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当前国内国际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我国社会处于改革的转型期和深水区,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要素。

千金买骨,英才难求。我们要将人才的吸引面向全世界开放, 用更宽广的视野在更大范围内发现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抛弃体制的壁垒、身份的障碍与思维的定式,营造全方位宜居宜业的人才环境,才能广纳天下英才,为我们的发展凝聚不竭的动力。(正定县委组织部 张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