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华春莹接棒陆慷,成史上首位外交部新闻司女司长”的新闻刷爆了各大媒体渠道和网络平台,而这位从事外交工作20多年,金句频出,被日本网友称为“美魔女”的外交女神,也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她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人家的孩子”

1970年的一个春天,华春莹出生在江苏淮安市淮阴区的一个干部家庭,爸爸是淮阴县前纪委书记,妈妈是淮安市清河区原政协副主席,她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可以说是一名标准的“70后”。

可能是受到父亲性格严谨的影响,华春莹的自律性极强,今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必须今天完成,绝不会拖沓到第二天。所以从小华春莹就属于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努力,成绩优异,而且人缘还极好,在同学们的印象里,她一直是一个头发短短、脸蛋胖胖、眉目含笑、乐于助人的小姑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出身干部家庭,但在华春莹身上一点都看不到“优越感”和“娇惯”的样子,她不爱打扮,不挑吃穿,永远是一头短发和一身朴素的衣服,

她的高中班主任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的印象里,她一直是好学,会学、勤学,而且很真诚,亲和力很强”

在高中时,华春莹担任了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和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还凭借自己的能力举办过很多次活动,都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绩好,有特长,又是学生干部,只是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也有过让老师不省心的时候。

在高三临近高考时,很多同学的学习压力都很大,作为班级干部的华春莹就想组织一场男女足球对抗赛,让同学们放松一下,也好有个好心态来迎战考试,但想法刚说出口就遭到了班主任的反对,而且还落下了个不务正业的名头。

虽然被批评了,但她还是顶住压力悄悄的组织举办了那场比赛,而在球赛过后,同学们由于心态得到了放松,成绩反倒比平时发挥的好了很多。

越到临战,心态越要放松,这件事当时在高中一度被传作佳话。

虽然作为学生干部平常要多做很多事情,但华春莹的学习成绩一点没落下过,凭借着扎实的学习功底和良好的心态,在高考那年,华春莹以全县状元的身份成功被南京大学外语系录取,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如何当好一个外交官

华春莹是县城长大的苏北孩子,虽然英语成绩很好,但口语上的能力可以说是特别差,大学第一年时,常常因为蹩脚的口语发音而被周围同学拿来开玩笑,但就是口语差到离谱的华春莹当时却给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理想那就是当一名外交官。

为了这个目标,她开始每天六点起床练习发音,无论到哪都要拿着自己单词本,等有了一定词汇量后,又跑去“烦”外教,有事没事就缠着外教对话,模仿外教的发音,终于到大二时,她已经能做到和外教用英语轻松交流,而大家这才察觉她有一本比老师教案还厚的笔记。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春莹就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她没谈过恋爱,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在毕业时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做英语老师或是翻译官,但华春莹执意报考外交部,有同学劝她说外交部太难考,极少招女生,让她不要抱太大希望。

但那个高中就敢违背老师悄悄组织足球比赛的华春莹,从来都有自己的一套主见。

在面试过程中,华春莹过五关、斩六将,在清华、北大、复旦等众多名校学子中杀出重围,为了当年南京大学唯一考入外交部的人,同时也是外交部招录的应届毕业生中,唯一一位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从外交部西欧司科员,到外交部西欧司副处长,到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再到今天的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华春莹用20年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话筒前,她代表着国家形象,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当有人问她:对于一名外交部的发言人来说,什么最重要?

他的答案是:爱国,忠于自己的祖国,只有非常爱国,才能有力捍卫自己的祖国

华春莹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中国的地位在国际上越来越有分量,中国声音也正被世界聆听,这一切成就离不开每一位像华春莹这样的傲骨外交官,而矗立在他们背后的,则是我们日益强大的祖国。

中国,正在重新彰显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