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的核心症状是社会交流与沟通障碍,行为和兴趣的刻板与狭窄,如果ASD儿童没有情绪和行为问题,TA也许真的会是一个超可爱的人。

但是……这是个悖论,因为以上两个核心症状的存在,会很大程度、很大频率的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

也就是说,ASD的行为问题,很大的原因是来源于其社会交流障碍,而且二者相互相成,即社会交流能力提升,会减少行为问题,行为问题减少,会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反之亦然,所以,ASD的行为干预和支持是永恒的主题。

解决行为问题是ASD儿童融入社会、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提升行为能力,也是康复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必须要明确的时,ASD的行为问题不是态度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对抗意识,是因为表达障碍,以及可能存在的感知觉异常,对环境适应力差,行为问题发生的概率大大提升,所以,ASD的行为性质是能力不足或感知障碍的“副产品”。既然是能力不足,不是态度问题,所以我们不能粗野的“惩罚”,只能给予支持和强化引导。

在日常生活或教育中,如果我们知道ASD儿童行为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供支持措施,行为问题可以大大减少,或者可以很好地预防。由于ASD儿童表达能力不足,所以,对其行为进行分析,了解其功能,提供针对性支持,这是每一个特教老师和家长的基本功。

ABA原理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行为分析的方法和支持策略,即所谓的ABC理论(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ASD行为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如下关键要素:

1、关于“行为”:个体所发出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动作或活动。

2、关于目标行为:我们所关注和要改变的行为,就是目标行为。

3、目标行为分类:一般可以分为行为过度、行为不足和行为失当。

4、目标行为的判定和选择

(1)该行为是否干扰了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2)该行为是否会对孩子本人和他人造成伤害和安全方面的威胁

(3)该行为是否与孩子的年龄和发展水平不相符合

(4)该行为是否与所处的环境不符,会对他人造成干扰和不良影响

5、正解ASD行为问题

(1)正向看待行为问题——那些重复在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行为,往往是孩子能因此”得到好处”的行为 !

(2)有些问题行为代表了孩子试图交流的一系列信息

“你让我做得事太难了。”

“我不明白你想要什么。”

“我想要某个东西,而且马上就想得到。”

“我很烦,和我玩一会儿吧。”

6、正向支持ASD行为的基本策略

要改变这个传统思维模式:

当儿童出现行为问题时,我们自然会问——“孩子这个行为,我该怎么办?”

坚持这样的正向行为支持策略:

当儿童出现行为问题时,我们应该问——“你想让孩子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