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其实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民国与德国的关系还是在相当的程度上是非常的不错的,这主要是当时的民国,虽然工业技术的方面全面的落后德国,但是在德国的工业技术所需要的很多的原材料是需要从我国进口的,再加上德国当时虽然野心非常的大,但他毕竟是身处欧洲远离东方大陆,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我们与德国的关系还是一直非常的融洽的。

但是后来等到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德国对于我们的态度就发生了一个不小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原因。

而当年其实民国也曾专门派过大员,去德国找过希特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与希特勒见面的是孔祥熙,当时孔祥熙在德国见到的第一个大人物并不是希特勒,而是他的副手戈林,而戈林当时认为民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度,对于德国而言他仅仅只是能提供一些工业技术方面的原材料而已,所以并不是特别重视孔祥熙。

而孔祥熙当年一见戈林对自己的态度不怎么样,也就没有再多与他交流,一直在等待着时机与希特勒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时机终于成熟了,希特勒答应与孔祥熙见面。在那次极为珍贵和罕见的会见之中,孔祥熙向希特勒详细说明了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

当时我们在战场之上对比日军在武器装备等很多方面全面的落后,这使得国军吃亏很大,所以孔祥熙想请求希特勒对于民国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武器装备的援助。

因为当时德国陆军的装备在世界范围内是属于比较一流的装备,如果能够得到德国装备源源不断的补给的话,国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表现将会更加的出彩,也会非常有力地打击日军。

但是在记载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希特勒当时对于孔祥熙提出的这个要求是答应还是拒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后来在孔祥熙回国之后不久,从德国发往我国的一艘货轮装载了满满一船的武器装备弹药。

说实话,这批弹药对于德军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也并非什么先进的武器。那么希特勒这样做就未免有些太过于的蹊跷了,如果是答应了当时我们的请求的话,这样的武器数量和先进程度未免有些太马虎了。而如果是拒绝了,当时我们提出的要求,又为什么将这些装备运往我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个人感觉当时希特勒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这样的想法,一方面当时的德国并没有与我国开战。而且两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不错,希特勒并不想就此撕破脸,所以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而另一方面,德国与当时的日本可是盟友的关系,希特勒也不能单单为了民国而与日本之间闹下不可扭转的矛盾。

所以小编个人感觉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所以希特勒才会这样做的,这样一方面不至于完全的得罪民国,另一方面也不至得罪于日本,因为这样数量的武器和装备,对于战争大局方向来说,并不会影响什么,希特勒料定日军也不会因为这点装备而与德闹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