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竹子开花,就得搬家”,有何道理?竹子开花就这么危险吗?

文|龙吟啸(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对于农村人来说,家里如果能够拥有一片竹林,绝对是夏天乘凉的好地方,因为竹林里面凉风习习,而且也没有什么杂草。但是在农村老人的口耳相传之间,总会听到这样一句俗语“竹子开花,就得搬家”,有何道理?竹子开花就这么危险吗?答案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为什么很少见到竹子开花?

虽然古代农村人并没有完备的植物学分类,但是古时候的农村人依旧凭借经验总结而得知,竹子很少开花!一旦竹子开花,在古代农村人看来,一定是因为大旱天灾,导致竹子开花。

但是现代科学表明,竹子作为一种植物,它也有属于自己的开花周期,因为品种不同,一般分为为60年至200年左右开一次花.

古时候农村人医疗水平比较低,人均寿命并不是很长,因此他们一生之中大多只能见到“竹子开花”一次;因此,正因为“罕见”,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所以古代农村人才会过度解读“竹子开花”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竹子对于古代农村人真的很重要吗?

农村人都知道曾经有一种职业叫做“篾匠”,他们就是专门用竹子来制作各种生活器具,比如竹席、竹床、竹篮、箩筐等等,这是篾匠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且春笋、冬笋,都能够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除此之外,甚至农村人还会用竹子制作篱笆,以此保护自己的菜园。因此,竹子对于古代农村人来说,真的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竹子开花就这么危险吗?不搬家不行吗?

竹子开花所结的果子,被称为“竹米”,竹米却又是啮齿类动物,比如老鼠的优质食物;天灾遇上鼠患,对于古时候的农村人而言,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并且竹子开花之后,如果没有人为干预;任由其自然更显换代,需要的时间大概是8到10年!因此,“竹子开花”被古时候的农村人认为是不祥之兆,只有“搬家”才能够躲避灾祸!

例如曾经有媒体报道,在上世纪80年代,某地因为箭竹大面积开花,导致上百头野生大熊猫死亡。

由此可见,对于古代抵御风险能力弱的农村人来说,竹子开花真的很危险,不搬家都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我们再看这句农村俗语“竹子开花,就得搬家”,表面上感觉它非常夸张,甚至还会有点封建迷信的思想;但是对于古人来说,这真的不是一件小事!

如今农村人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的施肥以及同时种植不同品种竹子,以此来降低“竹子开花”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今的农村人再也不会因为“竹子开花”而搬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老家,你有没有见过“竹子开花”呢?欢迎在下面留下你的精彩评论!

(注:图片源自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