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都在塞车,我居然莫名的安心了。"

早高峰时段,在工作群一片"就要迟到了"的哀嚎中,正堵在路上的小古露出了无奈的笑容。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而是广州每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工作日的真实写照。每一天都有人在问:广州为什么这么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19日,《2019年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出炉。在这份权威报告中,广州"荣膺"交通健康指数最低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是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交通出行需求巨大。从这个角度上看,拥堵问题应该不是个例。

广州《报告》中,其实并没有进入"中国堵城排行榜"的前10位,北京、重庆和济南等全国知名的堵城牢牢霸住榜单位置,也给广州市减轻了不少压力。官方通报也显示,广州与国内同等规模的城市中(如北京、上海)相比,交通处于较好的水平。

但广州又是如何变成了交通健康指数最低城市呢?要知道,广州实行了"开四停四"的限行措施,而且汽车保有量在全国排不进前10,甚至低于东莞,总不能怪人多车也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这个问题,交通部门也作出了回应:广州城市交通存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高度集聚、机动车高强度使用等问题,部分区域、节点存在交通瓶颈,高峰期会出现一定拥堵情况。

近年来,广州确实在治堵方面做了很多功夫,包括加强路网规划建设、采取综合性交通改善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及实施交通拥堵点治理微循环、微改造等。但是成果如何,是否能真正为广州交通状况带来质的改变,也许只能等待时间来验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文中的那场拥堵,一位长期跟交通方向的媒体人向交警求证,得到的回应是该路段"单纯性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