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球员在皇马表现不佳,是因为皇马体系与巴萨体系相反吗?

荷兰人在巴萨创造很多辉煌的瞬间,三位荷兰籍的教练,很多荷兰籍的优秀球员,都曾经在巴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荷兰人在皇马呢?相信说到这个话题,不少球迷们会报以一声叹息:虽然效力于皇马的荷兰球员不少,但是皇马似乎与荷兰人“八字不合”,这些荷兰球员在其他俱乐部都表现得挺出色的,但就是在皇马表现得不好。不少球迷们将荷兰球员们无法融入皇马,归结为“皇马从来不踢全攻全守”的体系,皇马的体系正好与巴萨相反。起初很多人也是赞同这种观点的,但是现在巴萨的荷兰球员也少了很多,那么荷兰球员在皇马表现不佳,是因为皇马体系与巴萨体系相反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兰球员与皇马的“结缘”在8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的皇马和巴萨已经并称为“西甲双雄”了,但这两支球队的风格还没有现在那么的对立。巴萨当时还处于全攻全守理念的初期,皇马根据球星的特点制定战术。虽然皇马长期以来处于“看菜做饭”的状态,但皇马在80年代打的是什么战术呢?只要提起一个那个年代同时效力过皇马和巴萨的著名球星——舒斯特尔,他是一位典型的德国中场球员。当他在巴萨的时候,他被誉为“仅次于马拉多纳”的诺坎普球星,是全攻全守体系中重要的补充者。他虽然只在皇马效力了短短连个赛季,但就是在那两个赛季中,皇马打起了“德式足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足球在90年代左右的时候,的确是“最高贵的体系”,皇马正式确立“德式足球”理念是在90年代初期,巴萨在70年代就确立了“全攻全守”理念了,这两种体系发展到21世纪就完全相反了——荷兰球员在皇马表现不佳的,基本上都集中在21世纪。荷兰足球和德国足球本来就是对立的存在,虽然在他们的各自国家队中都为了在大赛上“保守一点”,搭起了“混合体系”,但是在俱乐部中,“西甲双雄”反而把两种体系中“本质上的相反”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本在皇马发挥不佳,按照“标准说辞”是源于伤病,他在拜仁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黄金岁月,也可以说成“神医治好了他”。的确,伤病是左右罗本在两个俱乐部发挥得天差地别的原因之一,但是拜仁体系比皇马体系更加适合罗本,是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有人要说了:拜仁难道不是德国球队?然而罗本加盟拜仁的时候,德国足球正处于转型期,“冲在前头”的拜仁已经开始打起了短传配合,罗本效力时期的拜仁,还看得见德式足球的长传冲吊吗?相反这一阶段的拜仁踢得很“西班牙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理,范尼也是一位在皇马“水土不服”的荷兰球星,有人说范尼加盟皇马的时候年纪已经大了,但他后来在汉堡有踢出了世界级表现如何解释呢?范尼虽然属于身材高大形的前锋,但他小技术是相当出色的,是一个适合于在全攻全守体系中发挥优势的典型荷兰前锋。而德国的三位中场赫迪拉、厄齐尔和克罗斯,都与皇马相当“登对”,这三位德国球员的确与皇马的体系相当吻合,而荷兰球员就是与皇马的体系“合不来”。假设这批荷兰球员生在了巴萨(全攻全守)体系里的话,他们也不会像他们在皇马时期那么的“艰难”。所以说荷兰球员在皇马表现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萨体系和皇马体系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