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吟啸(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如今正处于三伏天,近期一段时间以来,气温一天比一天高,出门在外就如同在蒸笼里面一样。对于农村人而言,即便是在这样炎热的天气当中,他们依然会选择出来劳作;勤劳苦干的劲头,可见一斑!每当夏日晚上,村口的大树下面,不少老人会聚在一起聊天唠嗑,上至帝王将相,下至田间地头,后辈们都能够从农村老人口中听到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其中关于四时节气,农村老人的口中就有这样一句俗语“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死牛”,立秋早晚背后有何玄机?今年何时入秋,是早是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死牛”从字面上就非常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如果是早晨(即后半夜)立秋,那么立秋之后的天气就会凉爽舒适;如果是晚上(即前半夜)立秋,那么立秋之后的天气就会酷热难耐!”为什么古代农村人会有这样一说呢?无非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古人经验的总结

众所周知,古代农村人并没有所谓的“天气预报”,因此类似于这句俗语“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死牛”,其实就是古人根据自己劳动经验做出的总结,然后得出结论:即早晨(即后半夜)立秋大概率会出现天气凉爽;晚上(即前半夜)立秋,那么大概率会延续高温炙烤。因此,古人也就有这样的俗语“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死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原因:古人内心良好的愿望

对于勤劳的古代农村人而言,“披星载月”的辛勤劳作,是他们优秀的品质。如果立秋能够早一点到来,那么也就意味着秋天就会早一点到来,更进一步就是说农村人就能够早一点看到丰收的希望;由此及彼,如果立秋晚一点来,丰收的时间就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古代农村人处于内心良好的愿望,才会有这样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相关机构给出的数据2019年立秋时间为8月8日03:12:57,农历2019年七月(小)初八。可以说,今年的立秋就是“早上”。那么古人这句俗语“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死牛”有道理吗?

现代科学家根据大数据的总结研究发现:天气因为具有非常明显的不确定性,因此早上立秋并一定就会意味着天气凉爽;晚上立秋也不意味着天气一定会非常炎热。天气本身就是非常难以预测的学科,并且因为地形地貌的不同,还会有局部小气候;因此,这句俗语“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死牛”并不具备科学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农村俗话俗语,我们只有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严谨态度,科学的辩证研究,才是对传统俗话俗语最好的传承!

(注:图片源自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