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是古代人们为人处事之标准,而竹也在“四君子”之列,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竹子都是情有独钟。苏轼曾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要是他多出去看看世界,知道云南竹楼的存在,他恐怕是要两眼放光,牵肠挂肚啦。当然出去走走对他只是奢望,一生宦海浮沉,身不由己,只能庭院养竹聊以自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传统住宅主要是木架构体系,而云南能发展出竹架构的竹楼,与其地理与气候是分不开的。云南地势不平,高低起伏,山泽湖沼众多,无法大规模夯筑平实的地基;加上处于亚热带,常年雨水充沛,防水防潮的干阑式自然广为应用;云南盛产竹子,竹子的防水性远远比木材要优越,而且具备相当的强度,所以干阑式竹楼在这种环境下就流行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傣族竹楼多建于湖沼周边,溪畔河岸,绿树环绕 。 竹楼一般都是单幢独立的,四周留有空地,各户围以竹篱,自成院落。竹楼一般下层架空,上层住人以及储藏财物,下层用于饲养牲畜。溪水叮咚,绿树环绕,山雾渐次,如此佳境,绝对合乎醉翁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古代人们如此爱竹,那么为什么竹楼没成为主流,反而一直是地方特色呢?首先在中原地带,竹子是文人士子的“宠物”,比起树木算是一种小众的植物,他们可能从未想过要要建造竹楼,更重要的是文人士子也是小众群体;其次,在中原地区更优越的建筑材料-木料已经广为流行,不管供应、材料强度、工艺成熟度、隔离性方面要更优越;第三、云南在元朝之前一直是个独立的小王国,即便统一之后,因远离中央,依然在风俗文化方面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不难发现竹楼无论的房屋布局、屋顶样式都突破了中国主流的范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偏远的傣族村寨也难以幸免。傣族有不少的竹楼的材料渐渐被木材,石料所取代,现代科技与技术必将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人可能担心我们优秀的传统被颠覆,事实上它们是在进化以适应这个时代,毕竟无法与时俱进的事物必将被无情淘汰,这是自然规律 。 最好的保护并不是让它与世界格格不入,而是让它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我希望我们的后辈依然能够看到魅力无穷的竹楼,是在现实里、山水间、湖溪畔,而不是在电视或者历史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