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吟啸(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这一段时间天气非常炎热,对于这样酷热的夏天来说,又到了喝啤酒撸烤串的季节,在这里小编想要再说一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说到喝酒,很多农村人都体会颇深;在农村,但凡是重要节日,诸如红白喜事都会办酒席,在酒桌上更是有诸多讲究;曾经有农村老人说过这样一句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勿对饮”,酒桌上还有这讲究?在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子不同桌,叔侄勿对饮”从字面上其实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在古时候的农村,父亲与儿子不能在同一张酒桌上喝酒,叔叔与侄子更不能在酒桌上对饮!”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酒桌上难道还有这样的讲究?难道我以前吃的都是“假酒席”吗?之所以有这样的讲究,原因其实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古人特定时代的“等级”划分

即便是如今的农村人,也非常讲究“辈分”;尤其是对于年老的长辈,更应该格外敬重。对于古人来世,在封建社会,尤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甚至还有“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的说法;在这样严格的等级划分之下,也就因此有了“父子不同桌,叔侄勿对饮”这样的俗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酒精特有的刺激作用

对于喝酒的人来说,难免都会有醉酒的经历;对于古人来说,亦是如此。并且有些人喝酒之后,轻则失态,重则耍酒疯。一旦“父亲”或者“叔叔”在酒桌上失态、耍酒疯,这会严重损害他们在“儿子”“侄子”心目中的形象,甚至会损害其权威性;因此为了规避这样不必要的风险,甚至也是强化“父亲”“叔叔”的等级权威性,才会有“父子不同桌,叔侄勿对饮”这样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我们再看这句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勿对饮”,其实早就失去了它昔日的色彩。况且当今社会讲究“人人平等”,“家和万事兴”,对于在外奔波的人们来说,每逢节日如果可以与自己的父亲或者叔叔喝一杯酒,这也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所以,对于古代俗语,我们应当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够理解其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还知道哪些酒桌上的俗话俗语呢?欢迎在下面分享你的精彩留言!

(注:图片源自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