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月间,不断有员工讨薪的暴风又传来坏消息。

暴风集团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截至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公司管理层将加强管理,确保公司的稳定和业务正常进行。同时,公司将制定相应工作管理办法及应急预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平稳运行。但公告中并未披露冯鑫因何事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昔日辉煌与今日锒铛

上市后,暴风曾创下上市40天36个涨停板的“辉煌战绩”,股价从发行价7.14元暴涨至327.01元,市值一度逼近400亿元。但冯鑫没有抓住资本市场给予他的天大机会。他没有把心思用在如何做好主业上,而是一门心思追风口,将体育产业视作全球布局的最后的机会,最终栽倒在这个所谓的最后风口上。

如今,与刚上市时的顶峰相比,暴风的市值已经缩水为当初的1/20。截至2019年7月26日收盘,暴风集团的市值约为20.76亿元。多方猜测,冯鑫之事可能与其投资合作的光大旗下MPS项目破产有关,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冯鑫可能涉嫌在项目并购运营中存在行贿行为。但截至目前,上述消息尚缺乏权威机构的证实。等待冯鑫的将是什么?与冯鑫的麻烦紧密相伴的,是暴风的困境。2019年上半年继续亏损,股东接连减持、高管纷纷出走,不得不抛售资产自救,半年内两度被金融机构起诉,纠纷一起接一起。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披露,截至2019年7月29日,冯鑫的暴风集团新增53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仅7月份,暴风便28次沦为“老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暴风集团亏损加剧。

一场资本冒进
不懂钱的冯鑫,终究还是没有读懂资本,或许,他和暴风的结局已经写好——一场资本悲剧,想玩弄资本,最终却被资本玩得团团转。2016年,暴风集团联合光大证券旗下的光大浸辉(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设立了浸鑫基金。设立这只基金的目的,就是为了收购国际顶尖体育媒体服务公司MP & Silva Holdings S.A.(以下简称“MPS”)。据公开信息,光大资本和暴风集团分别以LP身份出资的6000万元和2亿元,均是劣后级出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浸鑫基金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化基金,其中包括了优先级出资人、中间级投资人和劣后级投资人。其中,优先级投资人的出资金额为32亿元,其中包括招商财富及其关联人共28亿元的出资。而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系招商基金全资子公司,此次实际出资人即为招商银行。

算起来,在这个并购局中,冯鑫以2亿资金,撬动52亿并购,使用的杠杆高达36倍。

与一般的LP不同,急于求成的冯鑫,没有把自己摘开,相反,却签下一个套牢自己的约定:一年半内暴风集团要接盘MPS,若基金亏损,暴风和光大作为GP,将补偿优先级投资者招商银行的本金和保底收益;此外,暴风还要向基金的其他LP提出回购承诺。

如此兜底,说白了,这起并购不是多方风险共担,而是冯鑫自己借钱加杠杆去独立买下MPS。

栽倒在所谓的“风口”
在上海浸鑫入主之后,MPS却走上了下坡路,与相关体育赛事联盟的版权和合约不断丢失。2018年10月17日,经FFT(法国网球联合会)申请,英国高等法院下令将MPS进行破产清算。FFT申请的理由是MPS一直未向其支付500万英镑(660万美元)版权费。而此时距离它被收购还不到2年半的时间。

52亿打了水漂,众多金融机构都掉进了坑。秋后算账,作为基金发起人,暴风和光大都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暴风名下早已无可执行财产,没有钱,人进去那是迟早的事了。

有人认为,冯鑫错在“不了解规则,会同意签订‘个人连带责任’,这个是最大隐患,特别是国内机构和银行,经常都有这个条款,创业者必须三思后行。”这话固然不错,但就冯鑫出事而言,这还是次要原因。冯鑫出事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浮躁的心态,在于其一门追风的思维,在于其孤注一掷的赌博心理,在于其不能正确估量自己能力而经常去干一些自己远远不能胜任的冒险事情时还偏偏喜欢加杆杠。KVB史经理提醒,投资就是这样,不能正确地定位自己,不能理性认识产业环境,低估了资本市场的冷酷,迟早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没有加杠杆,至少还算得上人上人。资本一旦加上杠杆就危险了,杠杆越大,离地狱就越近。如今看来,若是没有强有力的挽救措施,暴风有可能走上乐视的老路,最终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