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写过蛮多关于《蜡笔小新》的文章,因为我知道虽然它在某些人印象里只是单纯的动画而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成为了某些人的精神支柱,比如说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我而言,社会其实很现实,而一集简单的《蜡笔小新》却是我化解这份现实压力最好的良方,如果还不行,那就来两集

小新让我学会了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不管多苦都能努力向前。

所以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因为心里的一座“山”,所以很多人都对小新有偏见。”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仔细想想,我们不是也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长而慢慢的背上了一座“无形”的大山吗?

言归正传,对于这大山具体是什么,那就先看下小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你们便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新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是偶像剧,生活需要平凡和快乐

从十四年前第一次看蜡笔小新的漫画,到十四年后最近看到的第26部剧场版,这个5岁的少年始终保持着固有的姿态面对生活的一切。

对异性过于敏感的早熟,让这个人物特色鲜明;对一切事物的无知无畏,让这个人物出人意料;对平庸生活的过度满足,让这个人物诚意满满。

无论承受着多么重的生活负担,肩扛多么糟糕的麻烦,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了多么大的糗,最后总能轻轻松松的用笑来带过,这是多么富有哲学的一笑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这样一个互相矛盾又感情丰富的儿童形象,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岁月后,愈发弥足珍贵。没有人能够理解臼井仪人是承受了多少压力而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也没有人知道蜡笔小新承载了原作者多少期望带给人们欢声笑语。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风向,蜡笔小新这个人物似乎用一种悲情的内核宣泄着对大人社会的不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成为风间澈那样的小孩,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获得邻里之间的称赞,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未来功成名就?生活不应该就是看看写真集,一边看《动感超人》一边吃着垃圾食品吗?我们就是社会的大多数,为什么不能这样平庸度日,何错之有?早在二十多年前,《蜡笔小新》就抛出了这样一个社会命题,这样一个痛彻心扉的现实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新这样的人物放在现实中绝对不会是一个榜样的形象,成年后的他只会成为一个活在自己世界的宅男,而非大众眼里的优秀青年,我行我素的平庸姿态会成为笑柄,自以为是的快乐生活会被世人诟病。可平凡的大多数难道不就是向往这种生活吗?为何在别人身上出现,你就去嘲讽,原来自己也只是茫茫星辰中的一颗流星罢了。

作者臼井仪人说过,他观察自己的孩子,发现小孩子的想法往往非常独特,被小孩的世界深深吸引,因为他们拥有一些成年人不具备的特质。

所有的小孩都有乖巧和调皮的两面性,这种两面性正体现在这个5岁的男孩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纯的小新造就了与众不同的自己

《功夫小子,拉面大乱斗》里面的野原新之助成为了最特殊的那一个,他衰衰的状态让人看不到一丝欲望,却应了那句“无欲则刚”。他嬉笑怒骂的表达,看不到一丝愤世嫉俗,反而有一种释然与超脱。就是这样一个没有顾虑,无知无畏的状态造就了最特别的那一个

小新在众多知名的日漫角色里算是十分普通的一个,小新并没有路飞那样热血,也没有鸣人那样执着,更没有银时那么英雄,他跟我们邻居家或亲戚家一个比较调皮的小孩子

。爸爸是上班族,妈妈是家庭主妇,妹妹小葵是个花痴,他自己也是一个被公认的“熊孩子”仅此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小新又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因为在面对正义的欲望那一刻,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斗志。这样反大众心理的姿态反而让人会反思自己,我们所谓的伸张正义真的是大爱无疆吗?我们所谓的大公无私真的是克己奉公吗?我们痛恨一己私欲,却从来不承认自己被利欲熏心。为什么小新特别,因为他勇敢地表达了自私,自由地表现了单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蜡笔小新表现的就是现实中的绝大多数,他不特别,我们之所以认为他过于珍贵,就是因为我们始终不想承认自己就是那样的状态。平庸无罪,有罪的是让自由表现平庸成为异类的那一群所谓高尚的人!

其实从一开始,《蜡笔小新》就被定位为成人漫画,是在后来的动画化过程中才受影响而逐渐转变成适合全年龄段共赏的作品。这部漫画,通过小新的视角,用其独有的“童言无忌”表达出社会百态与人世辛酸。

总结:

对于今天的总结,我想引用一段网上非常经典的一段评论: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长大了,而身上也慢慢的背上了一座无形的大山,可蜡笔小新依然还是那个让我们感觉最特殊最亲切的一个。我们曾经都是小新,天真活泼调皮,可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们却不能像小新一样永远5岁。

我们都将会走上一条平凡的道路。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我们时常会想起童年,也会更珍惜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