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老祖宗的话在理,说透人情冷暖

文|龙吟啸(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对于城里人来说,他们非常向往农村的田园风光、甚至还有朴素民风;但是对于农村人而言,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城里人。城里人与农村人,互有羡慕对方的地方。农村其实也是一个人情社会,尤其是在多年前,那时候农村耕田种地机械化水平并不高,因此种粮大户都需要亲朋好友的帮助才能够完成播种与收获。但是有时候,即便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不一定会出手帮助!其中在农村老人的口耳相传之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啥意思?有什么道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这句俗语“走”的意思,指的是“过世”的意思;从字面上似乎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兄长过世了,那么侄子也就不亲了;如果姐姐过世了,这门亲戚也就走断了。”对于重视血缘关系的农村人而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讲究呢?答案其实并不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为什么会说“哥走侄不亲”?原因无非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赡养老人

如果兄长意外去世,那么对于叔叔来说,原本赡养老人是两个人的重任,这个时候就要落到叔叔一个人的肩膀上;虽然说是一个大家庭,但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如果叔叔能力有限,那么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赡养老人、抚养自己的小家庭、甚至外带抚养哥哥遗孤的重任;因此很容易因为赡养老人的问题而闹矛盾,故而会有“哥走侄不亲”的说法!

第二个原因:财产继承

在传统的观念中,有“长兄如父”的说法,但是却没有“叔叔如父”的说法。如果兄长意外去世,那么他的财产就是由自己的孩子继承;叔叔如果过多干预,那么会被人误解为“抢占家产”;为了不被人误解或者说闲话,因此才有这样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原因:当家作主

在传统的概念中,当家作主的都是长子;如果兄长意外去世,那么兄长的小家庭里面,当家作主的就是大侄子,如果叔叔过多干预,会被大侄子记恨;长此以往容易滋生矛盾,故而由此一说!

第四个原因:寡妇门前是非多

如果兄长意外去世,那么嫂子也就成为了寡妇;而农村一直就有“寡妇门前是非多”的忌讳,因此为了避免闲言碎语,叔叔自然就会减少往来;来往少了,感情自然就淡了,所以一来二去也就有了“哥走侄不亲”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姐去门槛断”的说法,又是如何出来的呢?

第一种说法:弟弟为什么不去登姐夫的门?

对于很久之前的农村人而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本身就不是很高。因此姐姐才是姐夫与弟弟之间连接的纽带,一旦姐姐过世了,也就意味着这个纽带断掉了。因此才会有“姐去门槛断”的说法!

第二个原因:妹妹为什么不去等姐夫的门?

同样,在传统观念中“姐夫”与“小姨子”之间一直都是被人调侃的两个角色;姐姐在世的时候,妹妹去姐夫家就有很多忌讳,当姐姐去世之后,妹妹再去姐夫家就非常不合适,也很容易被人说闲话!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妹妹是女性,地位比较低,即便是真心想要帮助姐姐的遗孤,也是有心无力;故而会有此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古代农村人而言,亲情之间也会有许多利益的纠葛;因此这句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老祖宗的话在理,说透人情冷暖!关于这句俗语,你有不同看法吗?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

(注:图片源自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