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日本公司今年10月以前将会进入到当地的酒类市场,通过超市和便利店销售罐装烧酒苏打水“柠檬堂”,此前仅在日本九州地区试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口可乐成立于1886年,其全球饮料销量的7成左右是碳酸饮料。

是可口可乐不好喝了吗?还是快乐肥宅水不快乐了?全球闻名的碳酸饮料公司竟要卖酒了!

数据显示,可口可乐2018财年全年净营收达318亿美元,比2017年同期的354.1亿美元下降了10%;净利润64.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83亿美元大涨405%。

可口可乐表示,业绩下滑主要是受瓶装业务重组以及汇率下跌的影响。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剥离了低利润率的装瓶业务。尽管净利润有增长,近年来,可口可乐的业绩处于持续下滑状态。

2013年开始,可口可乐收入进入停滞状态,持续下滑四年,甚至在2017年第四季度出现36.6亿美元的亏损。

2017年,詹鲲杰(James Quincey)接替穆泰康(MuhtarKent)出任可口可乐CEO,他坚决让可口可乐回归“轻资产”模式,降低碳酸饮料的比重,并不断将灌装业务大量剥离。

可口可乐的大部分收益其实源于浓缩浆,而不是我们经常购买的终端饮料产品。可口可乐公司把浓缩浆卖给世界各地的装瓶/灌装公司。这些灌装公司配上糖浆、水,制作成可供饮用的可乐。

灌装公司决定糖浆类型配比和水质,所以尽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厂家和地域不一样,导致我们在世界各地买到的可口可乐味道有细微差别。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装瓶业务分别由中粮和太古两家特许经营合作伙伴运营。

这样有一个好处,比起直接卖瓶装饮料,浓缩糖浆则更具标准化,也更易于运输和分销,从而提高了毛利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可口可乐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品类结构,以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2017年,可口可乐就开始进军日本气泡酒市场,并且宣布转型为“全饮料”企业。去年5月,可口可乐在日本九州岛推介了三款酒精含量不同的“柠檬堂”,又在今年二月推出了酒精含量9%的版本。

“柠檬堂”的推出,是日本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据《华尔街日报》,为应对竞争,可口可乐公司在一年之中已推出了数百种非酒精饮品。

2018年,可口可乐估价51亿美元收购咖世家有限公司(Costa Limited)。Costa在全球拥有近4000家零售店,还运营着咖啡自贩机业务、家用咖啡业务,以及咖啡烘焙业务。

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早在2015年以4亿美元收购了厦门的粗粮王饮料业务。

为了谋求转型,符合当下人们追求健康的潮流,可口可乐加大整个非碳酸类产品的布局,不断推出果汁饮料、低糖无糖饮料、添加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饮料。2019年二季度,可口可乐还在中国相继推出了爆锐运动饮料、唷茶龙舌兰酒风味调味乌龙茶饮料等多款新产品。转型带来了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3日,可口可乐2019Q2财报发布当晚,可口可乐美股大涨6.07%,收54.33美元,市值增至2318亿美元。

二季度,可口可乐营收为100亿美元,增长6.1%;净利润2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3亿美元。

可口可乐公司表示,当季业绩主要受碳酸软饮料推动,可口可乐零糖汽水和可口可乐加咖啡饮料表现突出。

可口可乐汽水饮料整体实现了3%的销量增长,其中经典可口可乐增长4%。可口可乐零糖汽水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两位数的销量增长。

网友评价,可口可乐股价创新高,“肥宅快乐水”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詹鲲杰表示:“我们转型为一家全面饮料公司的战略,使我们能够在一个不断发展、充满活力的行业中继续获胜。”

无论是轻资产策略还是“去碳酸化”,经典的可口可乐依然是大真探的心头好。只不过,没了碳酸的可口可乐还会是我们心中的可口可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