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造水稻移栽后田间管理

水稻移栽后,需要进行田间管理的环节,移栽本田后,此期的首要管理方向是确保移栽后的水稻植株能够快返青成活,加速分蘖,为保证有效分蘖数量。主要是对田间水分的调控,促进秧苗根部的生长,使稻苗健壮,促进足够的有效分蘖数;缓苗后及时追施分蘖肥,并进行预防稻田杂草和病虫危害工作。为高产量和品质打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于2019.4.12.立新村刚移栽的水稻)

一、返青期水稻田间管理工作

在返青期晚稻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是做好灌溉(水分)工作,合理进行水分调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于2019.8.1.观察缓苗后稻田水层状况)

晚造水稻移栽本田后,根系与新的土壤刚刚接触,它的水肥吸收能力还没有恢复正常,此时正是高温(30-35℃)的季节,此期注意防止高温伤害秧苗;另外,秧苗叶片有蒸腾作用,需要水分供给。因此,稻田保持一定水层,为秧苗营造一个温度较为稳定的环境,促进早发新根,加快返青。此期间白天宜加深水层或者流水灌溉,以降温保苗,晚上应排水,促进发根返青,返青期如晴天情况下,稻田里保持5cm-8 cm深水护苗,如遇阴雨天气,则宜保持2-3cm左右水层。如果大风大雨天,则要开缺口排水,避免长时间淹苗,等雨过后重新恢复适宜的水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岭一水稻田里的水层深度5厘米以上)

8月1日前,广东连平的农村的晚稻移栽,陆陆续续已完成移栽工作了。小编在8月1日去部分村水稻田里观察发现,在水稻田间管理上存在一些稻田过干无水层的问题。因此,返青期在水稻田间管理工作上,要注意一些情况:

注意此期不能水层过深,一般以不超过苗高的2/3为宜,如超过最上面全出叶的叶耳,会影响叶片功能,造成叶片枯腐烂甚至死亡,影响水稻秧苗生长的恢复;同样稻田不能无水层,这样会造成秧苗根露泥不长。也会影响水稻恢复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稻田无水层或抛秧过浅秧苗叶腐倒伏)

但是,在水分管理上要根据不同的稻田和不同土质也有所不同。下面有四种不同的稻田土质,在灌溉上也有所不同。

1.肥力较高、水源方便,土壤为粘性土或壤土的稻田,通常要有一定水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于2019.7.23.贵岭 一肥力良好的稻田)

2.低洼积水,地下水位高的烂泥田,应防止水层过深,要开深沟排水,因为此期容易产生有毒物质危害,所以要防止水温过低,要增加土壤透气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8.1.坣背 低洼积水的稻田)

3.地下水位低,水源不充足的稻田,要浅灌溉蓄雨水的方式,需要灌水时保持寸水层,大雨后保留深水;

4.盐渍田,要求水层灌溉,不能脱水,以降低灌溉水和土壤盐分浓度。

二、分蘖期田间管理

1.保持浅水

等到水稻植株返青过来后,如果水源充足的地区要把田间的水放掉一部分,使水层保持在3-4cm,保持浅水。以促进根系生长,使苗健壮。

此期也要注意水温和土温,就是通过调节水层高低和白天夜晚区分对待管理,这样利于根系生长,多发新根,使秧苗加快分蘖。

有的地方也可采用一次性灌水5-6cm,然后等自然差不多干后再次进行灌溉。这样循环进行调控水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8.1.黄坑 一保持浅水层的水稻田)

2.晒田

当植株分蘖达到相当数量后,如果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或水稻生长势过旺,出现叶黑、叶片向下等情况时,在生产上多采用排水晒田的方法来控制,以抑制无效分蘖。晒田意思是在晴天搁田不灌水,目的是协调水稻与环境、整体与个体、生长与发育等矛盾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晒田能改变稻田土层的理化性状、更新土壤环境。调整水稻苗的长相,进一步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水稻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顺利转移,对以后穗的发育有利。

晒田要根据气候、土壤、施肥和苗长势不同,晒田的时间和程度也不同。一般晒田在分蘖后期较好。晒田晒到田开“鸡爪裂”,人立不没脚,叶色变淡挻直,下部的叶片有的明显落黄时为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于2019.5.1.立新 晒开了裂的稻田)

3.追施氮肥或复合肥

水稻返青后,植株生长加快,对氮素的吸收量在不断增加,而这个时候地温相对比较低,而土中的养分还没有完全得以释放,稻田里的底肥都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还没有完全发育的根系只吸收表层土里的养分,此时表层的养分是不够的,因此,在返苗后,要及时进行追加氮肥,一般以尿素为主,肥量要占整个生长期肥量的三分之一。分蘖期间,一般分2次追肥,一次在缓苗后第2-3天施尿素,但不能施复合肥,下一次在分蘖中期时,施含钾量高的复合肥和尿素。第一次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7公斤左右;第二次追肥要增加复合肥5公斤左右,尿素适量增加些。因地制宜,土壤肥力良好的田可少施或不施肥,肥力较差的田可适量增加肥量,苗弱的、迟插的应多施些,苗壮的少施点。施肥后使稻田有水层,能使肥效均匀发挥。注意施肥时不能在雨天或有露水的时候施肥,以免稻苗叶片因有水而粘上尿素会溶解产生烧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于2019.8.2. 村民正在在撒施尿素)

4.稻田杂草和病虫害的预防

水稻田的田间杂草和病虫危害要提早预防,因为这些危害影响了水稻的高产和品质。在广东连平地区的水稻田里,从移栽后到分蘖时期的杂草、病虫害常见的种类和预防措施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⑴稻田中杂草害:常见的有稗草、牛毛草、节节草、鸭舌草、球花碱草等。在配合追肥时一起混合施用除草药剂,除草剂品种很多,要选择适合稻田使用的药剂除草。在移栽返青后或分蘖初期选用除草醚粉剂拌土撒施、或丁草胺颗粒配合追肥一起撒施等类似的除草剂。注意除草剂不能施用时间过迟,要早施,因为当杂草超过2叶时,防治效果会大大下降。另外注意的是,施药时不能在有露水或下雨的情况施用,施药时田间并保持浅水层状态。

⑵稻瘟病病害:此期主要防治稻瘟病,可选用稻瘟净、三环唑等防治稻瘟病。

⑶水稻的虫害:分蘖时期的虫主要是稻纵卷叶螟、稻苞虫、和蓟马这两种虫危害。使用25%杀虫双、杀虫单、或苏云金杆菌制剂或90%敌百虫晶体剂型的兑水唝雾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的幼虫;使用菊酯类、或乐果等农药加水喷雾防治蓟马若虫为主。施药尽量安排在傍晚或阴天进行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于2019.8.1隆街东坑村下老屋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