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七夕节。现代人把这天热捧成中国“情人节”,想必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有关。但你穿越回古代,古人的七夕节完全不是这个过法。古人把这个日子作为女子乞巧,娘家接闺女,文人晒书,所以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晒书节”。

家有小女长成,仰望明月乞巧

汉代就开始有乞巧的风俗了。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这个就厉害了,意思是七夕夜里,女孩子拿着五色丝线去穿连排的针孔,难度分别是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不准开灯,只能借助月光,谁穿得快就是“得巧”为获胜者。反之就是输家。输家还要准备奖品或礼物,颁发给胜者。你说这个难么?相比后来的朝代,想必你更愿意穿越回汉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穿越到南北朝或者唐代,过七夕乞巧可就没有那么公平了。你得盼望着能有好的蛛队友帮你。是的,没看错,是蛛队友。这个时候的习俗叫“喜蛛应巧”或曰“蛛丝乞巧”。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说唐代的胖姑娘们,会在七夕之夜捕捉蜘蛛(也称喜子)放在事先准备的小盒子中,第二天早上打开盒子,看蜘蛛一夜在盒子里的织网的疏密来判断胜负。倒是挺有先见之明,胖胖的手去穿针确实有些难为了。只是碰到怕蜘蛛的怎么办?老外姑娘一定不干,他们那里蜘蛛是邪恶的动物。

汉代靠自己,唐代靠队友,到了明清,就只能看天拼人品了。

《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

解释下,就是在七月六日,就把一个水盆放在院子里,倒入“鸳鸯水”。“鸳鸯水”是指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或者是把河水和井水混合。露天过夜,第二天,再晒一上午,通过阳光的照射,水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到了下午,取出缝衣针轻轻地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在水底下折射出针影。如果针影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便是胜者;如果针影是笔直的一条线,就是败者。

这个太牛了,物理加持,魔法加持得都用上,最好有点天命加身。怎么感觉乞巧难度越来越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姐妹们,聚起来,七夕一起开派对

古代,衣服都是纯棉,纯麻的。男耕女织就是说女子主要的工作就是织布。七夕这天,既然是织女的节日,那女子们就要拜祭女红大师。一般由有威望的大姐牵头,领着左邻右舍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先是斋戒一天,沐浴更衣,打扮得漂漂亮亮得,到了晚上一起到大姐家里,团拜织女。在庭院中放上一张供桌,上面摆上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还得放个花瓶,插上鲜花,并放一个小香炉,插上几柱香。大家在案前焚香礼拜,面向织女星座,虔诚祷告。一般许愿心灵手巧,变得漂亮,姐妹不会塑料花啥的。完事后,大家围坐在桌前,嗑着瓜子,聊着家常,交流针线业务。

唐代诗人刘言史《七夕歌》有“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的诗句。因为,七夕的主角是各家少女少妇为中心,所以又称为“女儿节”。

过节么当然少不了逛街。一般从七月一日起,各地庙会和街市上,就专门有叫卖乞巧用品的店铺,主要卖牛郎织女年画、乞巧楼、七巧针、乞巧果和祭拜织女用的蜡烛、香以及各种妇女用的粉、胭脂化妆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家中七夕要准备各种巧食,其中有饺子、面条、油果子果子等,其中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很多,材料主要是油面制成的面食,放入糖或者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艳阳高照,晒晒书,会会宴

女人们,大的聚会,小的乞巧。男人们这天干嘛呢?恭喜你,体力活,搬书,晒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历的七月七日,正是大太阳直晒,云淡风轻的时候,这时正好晒晒书,防潮防虫蛀。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唐宋时期,七月七晒书更是蔚然成风。唐杜牧《西山草堂》云:“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相比汉唐,还是宋代官家们重视文化。据记载,宋朝仪制以七月七日为“晒书节”,当天三省六部以下,各由皇帝赐钱开筵举宴,为晒书会。这个可以有,家里女人过节了,男人们可以公款吃喝也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