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卿美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重到什么程度呢?

是他撑起了大清帝国外交的一片天,这一撑就是三十年。

他还是大清帝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人,在众多领域开风气之先。

同样,李鸿章也是晚清最受争议之人,毁誉参半或许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李鸿章自称“裱糊匠”,意指自己只能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事实上,他也无力对大清帝国做出结构性改革,正如他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陋习一样。

李鸿章是一个老烟民,具体抽烟起于何时似乎已不可考。在李鸿章较早留下的照片中,茶几上便有他使用的旱烟袋。老年的李鸿章,抽烟的习惯已经名扬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桌子上的旱烟袋

1896年3月,李鸿章出访欧美,各国官员普遍都尝到了他的二手烟。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在《维特伯爵回忆录》中记载了李鸿章抽烟的情形:“用过茶点,我问李鸿章是否想吸烟。他于是喊了一声,颇有点像马的嘶叫。两个中国人立刻从隔壁屋子里跑来,一人拿着一个水烟袋,另一人拿着烟草,于是开始吸烟的仪式。李鸿章静坐着吞云吐雾,他的侍者们很肃敬地替他点烟,端着烟袋,从他的口里拿出来,又放回去。”

由于长期吸烟的缘故,加上身体逐渐衰弱,导致李鸿章脾肺不运,水湿停留,渐生多痰。吐痰,成了李鸿章的又一大习惯。

在李鸿章出访欧美的前一年,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1895年3月,72岁的李鸿章奉命赴日本马关进行谈判。

为了接待这位中国的朝廷重臣,日方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得知李鸿章有吐痰的习惯,日方特意在李鸿章的座位下放置了一个痰盂。为了体现尊重,不让中方感到难堪,日方在自己的谈判代表伊藤博文的座位下同样放了一个痰盂。

虽然伊藤博文不吸烟,更不吐痰,但在日方看来,痰盂的对等摆放体现的则是国格与人格的平等。

不过,日方准备的痰盂似乎还是简陋了些。在马关条约谈判的历史照片中,人们似乎不会注意到,在李鸿章的身边有一个约一米高的立式设备,这正是他从国内带过来的痰盂。如此豪华的痰盂,相信一定是为李鸿章量身订制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身边的立式豪华痰盂

普通的痰盂只是放置地面的一个小容器,肚大口小,吐痰者需尽量弯腰低头,方能确保将痰准确吐入其中。这样的吐痰方式对年轻人没问题,但对于72岁高龄的李鸿章似乎有很大难度。于是,这款量身打造的豪华痰盂在底部设置了一米高的底座,将痰盂稳固其上,且痰盂呈漏斗状,是大开口,可让李鸿章吐痰无丝毫难度。

李鸿章拖着年迈之躯,与日方谈判议和,期间还被刺杀,险些丧命。如此,为李鸿章这样的重臣订制一个豪华痰盂也不为过。不过,李鸿章貌似没有注意到,伊藤博文脚下的痰盂一直没有使用,因为在公共场合吐痰,是外交失礼的的重要表现。

李鸿章不仅有固定的豪华痰盂,平时还有移动痰盂。在李鸿章访美期间,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注意到一个细节: “(李鸿章)补褂外面,齐腰系着一根皮制腰带,上面挂着钱包和一些小袋,袋子里装着他的扇子、鼻烟,以及诸如此类。有一只袋子装的是一个袖珍痰罐,他不时地伸手取过来向里面吐痰(总督大人清理喉咙和鼻窦时所发出的叽里咕噜的声音,闻之者无不后脊梁发冷)。”

李鸿章吐痰没有避讳人。或许在他看来,吐痰,是正常的一种生理现象。但在美国人看来,这是非常无礼又不雅的一种行为。

尽管李鸿章多年主持外交,熟知世界大势,但对于外交中的现代文明,他并没有接受。

据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一书记载,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访美美国华盛顿。在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参观时,李鸿章烟瘾难耐,掏出烟袋准备吸烟,图书馆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上前制止。吸烟被阻止,李鸿章很不爽。他或许根本不知道,在美国,图书馆禁止吸烟早已成为了一种基本文明常识。如果他清楚这个基本规则而又不想遵守,那只能说明,李鸿章仍然存在着顽固的特权思想。

在走出图书馆时,不知是李鸿章没有来及使用移动痰盂,还是什么原因,年迈的他,一口痰吐到了图书馆的台阶上。工作人员要求李鸿章擦掉,随从忙蹲下将用布将台阶擦拭干净。图书馆工作人员仍不依不饶,坚持要按规章制度进行罚款。僵持之下,李鸿章只好认罚。

有人说李鸿章吐痰是故意报复工作人员不让他吸烟,这种可能性应该是不存在的。在重大外交场合,众目睽睽之下,作为大清帝国的代表,以吐痰作为报复,难免太过无礼。

在清人汪诗侬的《所闻录》的记载中,李鸿章的表现更加恶心。1896年8月2日,李鸿章访问英国。在英方隆重而盛大的宴会上,李鸿章突然要吐痰,但英方没有像日本马关谈判那样,为李鸿章特别准备痰盂,他自己随身携带的移动痰盂也不知去了哪里。最后,李鸿章直接将痰吐到了一个葡萄酒杯里。同桌的英国人目睹此景,不停地恶心。

李鸿章出访欧美,是大清帝国主动融入世界的一种积极表现。作为中国形象代表的李鸿章,却在很多基本的文明规范中不断失分,让人大跌眼镜。

李鸿章日本马关谈判早于出访欧美。既然去日本可以携带豪华痰盂,为何去欧美就没有携带呢?个中原因不得而知。或许豪华痰盂太过笨重,不便携带,但比痰盂更笨重、更不方便携带的棺材,李鸿章却一直带在身边。

在李鸿章访问英国时,英国记者敏锐地发现了这个细节。据1896年8月3日的英国《爱丁堡晚报》报道,李鸿章的棺材为柚木材质,采用复杂的工艺制造而成。棺材上装饰有珍贵的石材,棺材的正面镶刻有李鸿章的金像。这口豪华棺材由李鸿章的两名侍卫专门负责看管,棺材装在一个巨大的盒子中。不管走到哪里,两名侍卫始终不离棺材左右。

无论李鸿章下榻什么饭店,这口棺材总是放在李鸿章的隔壁房间。据传,这口棺材的造价为1.3万英镑。

过去有左宗棠抬棺征战新疆,慷慨悲壮。但李鸿章抬棺出访欧美,是何故呢?左宗棠抬棺出战,是鼓舞军心,而李鸿章抬棺出访,完全是为自己。

73岁的他深知自己时日不多,客死他乡的几率很大。带上一口大清国的棺材,以备不时之需。如果用洋人的棺材,李鸿章肯定是无法接受的,毕竟,作为大清国的忠臣,死也要死得纯粹一些。

事实上,自欧美出访后,这口棺材就一直不离李鸿章身边。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逝世。美国《比林斯公报》报道,“在衙门的庭院里,一些纸做的马车和马匹被焚烧,用来将他的灵魂带去天上。聚集在衙门外狭窄街道上的官员们说,已经结束了。很快出现一堆人,扛着昂贵的上了漆的漂亮柚木棺材。李鸿章曾带着这具棺木环游世界。在广东赶往北京处理义和团这个麻烦时,这具棺材也被带了过来。自那以后,它就被放在本地的一座寺庙里。”

报道中提及的,李鸿章从广东赶往北京处理义和团一事,正是1900年,义和团祸乱华北,八国联军侵华,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北上,代表清廷与洋人议和。李鸿章北上,这口棺材也随之从广东带到了北京。美国媒体所指棺材停放的寺庙,正是李鸿章在京的固定居所——贤良寺。

李鸿章访问欧美回国后,有一段空闲时间。直到1900年初,慈禧任命李鸿章南下广东,掌管大清国南大门,才意味着李鸿章权力的正式回归。从北京南下广东,李鸿章显然也是随身带着这口棺材,否则就不会有棺材的北上。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外交家,还是一位改革家。李鸿章的改革,正如他的痰盂一样。宁肯随身携带痰盂,订制豪华笨重的痰盂,也不愿改掉吸烟与吐痰的习惯。

只做器物革新,不做制度改革,是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作为这场改革的CEO,李鸿章也没能突破这种局限。

几乎与中国同步,日本也进行着一场改革,即明治维新。日本人勇于向自己落后的制度开刀,积极向西方现代文明制度靠拢。全国上下,迅速脱胎换骨。李鸿章对日本的做法却非常不屑一顾。

1876年,李鸿章在会见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时说:

“阁下对贵国舍弃旧有服制,模仿欧洲风俗,将贵国独立的精神委诸欧洲的支配,难道一点也不感到羞耻?我国决不会实行这样的变革。只是诸如武器、铁路、电信以及其他器械等,为必要之器物,他人最擅长之处,才不得不从国外引进。”

很多人认为李鸿章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只是无力改变。但从这些细节来看,或许未必真的如此。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但与李鸿章曾长期打交道,掌管中国海关46年的英国人赫德对他却有另一番评价:

“他像我一样,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且是因为身居高位使他声名显赫而已。当他接待外国人时仿佛应付裕如,但揭去他的这张皮,他还是中国佬,同其他官僚同样是无能之辈。”

只进行经济改革,拒绝政治改革的大清帝国,正如李鸿章随身携带棺材一样。帝国的命运已经奄奄一息,行将朽木。

尽管李鸿章的棺材造价昂贵、材质考究、做工精美,但它终究是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是装殓死人的用品。李鸿章长期随身携带这么一口棺材,周游欧美各国,转战大清南北,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作为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李鸿章始终无法打破封建的传统思想,无法挣脱旧有的文化束缚,固然在改革中就无法进行突破。也不知道,这口随身的棺材是否会吸取李鸿章的阳寿?

在李鸿章去世十年后,大清帝国轰然垮台。在垮台前夜,清廷意识到,政治改革势在必行,清廷终于不见棺材不落泪,但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