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陕西南部,有一座县城,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它就是“石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是秦巴汉水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称;丝绸之路的源头,出土了著名的“鎏金铜蚕”,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见证了两千多年前先辈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座随意的城市,你可以戴着遮阳帽,悠然地坐着,仰头看阳光下,星星点点的枝桠,恍若隔世,耳边的熙熙攘攘,不带有稀疏懒散,不带有狂躁不安,予人的感觉是一种平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市原本临江而建,先民自古逐水而居,于是也就有了池河莲花古渡、后柳油房坎、喜河梅湖街、熨斗筒车坝和两河三县镇等水旱码头与古城枝蔓相连。过去的岁月里,千年古城和这些古镇一道艰难地演绎着一段如花季盛开的历史,宛如深巷中的陈年佳酿,久而弥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明清古街和东西城门修复如旧,青石铺就的古街上店铺林立,商贩游客熙熙攘攘,焕发出一股勃勃生机。矗立城中的禹王宫、江西会馆等标志性建筑修复完好,风韵犹存;仄长仄长的水巷、戴家巷、簧学街、常胜巷依然幽深,古色古香;老字号的楚蜀客栈、书画帧裱、推拿理疗和最新流行的夹克T恤、麻辣烧烤、吹拉弹唱交融在一起,全面恢复了古城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泉鬼谷子文化小镇(杨柳风情园)新建了一座独具特色的石泉“蚕桑文化(博物)馆”和“观光桑园”。这座博物馆全面展示了石泉县内容丰富的蚕桑文化,此地在1984年12月发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枚鎏金蚕(国家一级文物),石泉“金蚕之乡”的美名不胫而走,蚕桑丝绸文化也成为石泉旅游的特殊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石泉县南部的后柳水乡连获三项殊荣,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陕西省十大旅游名镇,十大精品民宿。旧的古董遗产在这里由破坏到保护,它们和新的时代建筑一道协调共同向前。后柳水乡三面环水,不能称之为半岛,但水乡风情浓郁。站在高坡上俯视小镇,就会被小镇溢出的种种美丽所陶醉。夏天的风又吹来了,江水轻拍着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岸的灯光,晚归的渔船,一双美丽的背影,夕阳下温柔的呢喃。如今的城市也许早已忘却了那情那景,传说中的物是人非,传说中的岁月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石泉县城顺汉江而下20公里处是中坝作坊小镇,小镇往西10公里可至中坝大峡谷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坝作坊小镇,是隐秘在陕南秦巴山中的一个原始村落,北依秦岭,南傍汉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石泉县中坝镇境内的中坝河谷漂流,风景宜人,空气清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区总毗邻中国最大的水资源保护地—汉江,在峡谷中造就了瀑布、碧潭、溪涧、悬崖、奇石、古藤等无以计数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一幅幅绚丽的山水画卷,被众多专家誉为“生态立体水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感受不到被时间压迫,时光流过的印记,穿越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时间的飞梭,并没有带走这个城市独有的味道。这样的石泉,即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迹,又有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还有市井小巷的珍馐美味,记忆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座慢节奏的城市,随处可见的历史痕迹,一条旧街,一座小山,一个拐角,你都能发现旧时留下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乔四郎”头条号,获取更多原创旅游资讯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