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8月6日讯(通讯员 马志军 莫国华) “终于可以看清人了,可以穿针纳鞋底、做家务了。”73岁的梁丹妹戴上医生专门为其配备的眼镜高兴地说。8月5日上午,“健康扶贫 爱心助残——康复下乡活动暨‘集爱三湘·精准康复光明行’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水田河镇拉开序幕。活动现场共发放辅具161件,为百姓进行眼病筛查、测血压、血糖、办理残疾证等服务300余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戴上助听器 老人开心的哭了

为积极响应生民政厅关于《动员省本级社会组织参与五个专项行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的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积极作为,主动认领精准帮扶任务,集中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未脱贫的61个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户开展“集爱三湘—精准康复光明行”白内障项目,为800例贫困白内障及100例胬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项目经费100万元。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湘西州残联主办,由保靖县残联、水田河镇人民政府、湘西爱尔眼科医院承办。保靖县副县长徐元鹏、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项目部部长杨新林、湘西州残联副理事长刘兴、保靖县残联理事长树成林等出席活动。

树成林介绍:“今天的活动现场提供四个方面服务:为白内障、胬肉患者免费提供筛查和手术救助,开展低视力康复服务;进行义诊、康复咨询、检查,发放轮椅、助听器、拐杖、坐便椅、盲杖等辅助器具;开展惠残政策宣传、残疾人预防和残疾儿童筛查;为不方便到医院办证的疑似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办证服务。”

80岁的石芝花在家人带领下,免费领取到了助听器。戴上助听器,医生为其调试后,听到声音的瞬间,老人开心的哭了。

梁丹妹已经有十来年看不清人、穿不了针线、做不了家务。医生为她多次调试后,戴上助视器的她挽着老伴笑着走在回家的小路上,逢人便打招呼。

能明志的女人拿着父亲申报残疾证的资料排着队:“父亲63岁了,这几年,听力逐渐下降,如今在他背后喊也听不到了。给他办个证,早点享受国家的福利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衷:上门排忧解难 提供康复服务

“据统计,我州现有8.5万持证残疾人。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增收难度大,支出负担重,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和难点,因残返贫和因残致贫是我州脱贫攻坚战一个最难啃的骨头。”湘西州残联理事长刘兴表示。

今年以来,自治州在残疾人脱贫攻坚上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兜底、扩大就业增收、教育培训赋能、住房安全保障、医疗保障解困、身心障碍康复等方面取得加大工作力度。稳定实现农村贫困残疾人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的脱贫要求和目标。

“康复是残疾人事业的重中之重,也是残疾人和千万残疾人家庭的迫切需求,自治州还有超过4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也需要得到康复服务。”刘兴介绍,今天我们把康复送到水田河百姓的家门口,直接上门排忧解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现场共发放辅具161件,价值5万余元,其中助听器25台、助视器63件、轮椅27辆、拐杖36副、坐便器4台、盲表2块;眼病筛查126人,白内障18人、胬肉20人、倒睫8人;办理残疾证37人,测量血压、血糖90余人。

[责编: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