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玛 ,一个之前对我来说颇为陌生的地名。
位于祖国的最北面,接壤 俄罗斯 ,在 大兴安岭 的森林中颇有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
名气没有同样在祖国北面的 漠河 和 北极 村名气大,但是这个边境小城,其实也有动人的风景。而且这里人口不多——即使是县城,不过也是一万多人,对于 广州 来说,那不过就是一个小区的人数。趁着夏季来到这里,去看看这座边陲小城。
沈从文的《边城》写的虽是 湘西 小城,但其实边境小城,往往都有共通的地方——民风淳朴:往往因为人口不多,所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显民风淳朴。而且边境小城因为边远,往往保留了美好的自然风光,和南部沿海的港口边关城市不同, 呼玛 位于 大兴安岭 中,没有太多的喧闹,非常安静。
如果说 呼玛 最有名的,一定是这里得到了金庸老先生题字的鹿鼎山,但其实在 呼玛 ,还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值得看看。

八十里大湾

呼玛 与 俄罗斯 接壤,而国境线往往就直接用这里的江河分割。
八十里 大湾 ,是 呼玛 江的一个拐弯处。 呼玛 江在这里任性地拐了一个 大湾 ,长度达到了80里。如果沿江而下,需要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能走完这条大江。
呼玛 江的这个 大湾 ,把中俄分开,中间部分的半岛是我国的国境,最宽的时候会有500多米的宽度,当水势较大的时候,半岛的宽度就只剩余300来米了。
在江对岸,就是 俄罗斯 的土地,一条江,一个 大湾 ,圈出了国土,圈出了国界线,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半岛上有一座小小的山丘,说是山丘,其实高度不过短短百米。也许是因为这座小山丘的存在,才让呼玛 江在这里拐了一个 大湾 ,留下了特别的景致。

山顶有一座塔,可以登塔远眺,在塔顶,能够看到整个八十里 大湾 的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塔上,看看风吹过脚下的松林,看看流淌的江水,看看两岸两国的不同风貌,调皮的大江的这个拐弯,打造了一个美好的景致。

下站鱼邨

下站鱼邨就位于 呼玛 县城不远的地方,十来分钟车程就能到达。
其实 呼玛 人颇爱吃鱼, 呼玛 江中产出各种肥美的 淡水 鱼类,而且因为冬天江面会冰封,因而鱼儿在江中生长,格外肥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鱼邨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吃,而且是以鱼为主。就生于 呼玛 江中的鱼儿肥美新鲜,也许是早上渔民在江中捞上来,下午就已经送到了客人的餐桌上,仿佛还带着江水的新鲜味道,足以让挑剔的老饕也食指大动。
鱼儿的名字我叫不上来,但鱼儿的味道却是极佳。这里烹饪鱼儿的方法往往都会用先油炸,再撒上调料,或是加入酱汁烧制的方式进行烹饪。经过油炸的鱼儿酥香鲜美,加上其他调料,非常惹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的菜式也非常不错,充满了 东北 味儿——分量十足,这种耿直,正是 东北 菜最有意思的一个地方。
除了美食,在下站鱼邨走走也是挺舒适的一件事。小鱼邨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宁静,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安静与美好。在这里,看渔民撒网,看他们收起渔网收获鱼获的快乐表情,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还和朋友开玩笑,也许一盘的鱼儿就有不同的国籍,在这里,安静的小鱼邨没有国境线上的紧张与风云变幻,只有云卷云舒的宁静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颇为遗憾的是,来到这里的时候,天气不好,捕鱼的渔民不多,那撒网的瞬间,那捕获的美好未能通过镜头捕捉下来,未能记录下那些关于收获的美好笑容。但是这一点点的遗憾,也许是旅途中的一点美好。

旷野与麦田

其实这个小标题实在是想了很久,但终归我不知道那个地方的名字,所以干脆用了这么一个名字。
就在 呼玛 县城和下站鱼邨之间,路过了一片金黄的麦田。干脆下车走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这里,农田随处可见。 东北 的土地,颇为肥沃,在这里耕耘总能获得不错的收成。正好是麦子成熟的季节,风吹过,麦子形成了奇妙的波浪形状。
金黄的麦浪,似乎总是蕴含着丰收的喜悦,似乎总是蕴含着秋收的美好,这种收获的美好,最是动人。
在呼玛 ,有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美好,在 呼玛 ,有很多不一样的景致,在这里走走停停,看看这里的风景,或是停下脚步,吃一顿小鱼,吃一顿简谱而不失美味的美食,都是动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