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委托人搬到了学区房,不过学区房房龄老旧,空间小,设施简陋,采光差,居住体验极差,一家五口都住的不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这个房子是一个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旧工房,70多平方米的房子对于一家三代六口来说,显得局促和拥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子位于一楼,几乎没有自然采光可以照入,室内的光线根本无法满足小朋友读书和活动时的需求;空间狭小压抑,房屋不合理的结构和较差的隔音效果,让家庭成员不仅无法拥有各自独立的生活空间,还经常相互打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中还有两个孩子,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和安静的学习空间,这些都不是这所老房子所能满足的。

由于居住环境遭遇巨大的落差,委托人一家原本乐观、欢乐的氛围也渐渐变得压抑和沉闷,孩子也直言不喜欢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改造后 三世同堂的阳光房

经过三个多月的艰难施工,这套阴暗潮湿的老房子,终于呈现了全新的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门处保留作为玄关,特制的双层镜柜隔离了室外的噪音,既拥有双层巨大的储纳空间,又在视觉上形成充分的延展性,让空间显得十分通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厨房与玄关形成一个整体餐厨区,冰箱与折叠台面都巧妙地隐藏在储纳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区南侧为客厅兼孩子的活动室,墙面特别涂刷的儿童漆为孩子增添了额外的保护。整面玻璃墙的落地大窗,配合柔和的灯光膜片、以及墙面明亮的大面积二次反射,大大改善了空间的光照,明亮舒适,利于孩子的眼睛发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墙面特设的超薄装饰架,以及特制的童书收纳柜,为整个空间增添了活泼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弧形造型相比直线体块,更好地节约了空间。外悬的洗手池,便于全家人随时使用。内部则巧妙利用空间分割实现了干湿分离,有效地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了实用功能。专门安装的小型洗手池,方便照顾孩子时随手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增加的卫浴空间在父母与儿童房之间,方便孩子夜间使用。特设的光电玻璃,既能保证私密性,也能在日常为室内提供更多的采光。特别安装的淋浴器自动恒温,并设有童锁装置,完全保证孩子和家人的使用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房与儿童房之间,由一道隐蔽的静音移门作为隔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童房与老人房形成了一整个通透的空间,两个孩子在比较小的时候用上下铺共同生活,培养亲密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房采用了地台的榻榻米样式,既与一家人原有房子中的榻榻米遥相呼应,更重要的是利用液压装置提供了充分的走入式收纳空间,可以收纳换季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墙面上特设的调光玻璃读书角,既带来了额外的采光,也便于家人在客厅时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活动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平整铺设后的院子,为全家带来了充足的采光,成了一个孩子们可以自由安全玩耍的小天地,原本看笑话的亲戚也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