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一个让华人们自豪的名词,如果说落后,封建与愚昧是旧中国给予全世界的第一印象,那么中国制造便是世界对于新中国的全新认识,在我们如今的生活里,大到电视、厨房冰箱等物品,小到一个挖耳勺,一个牙刷,都是在中国工厂中制造的,难怪北约的秘书长在前不久的演讲中指出:"中国正在快速成为很多领域的技术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5日报道,北约秘书长在当天对于从新西兰到比利时进行工业访问的大学生进行了演讲,表示随着世界步入全球化,中国成为了这个偌大的地球村最主要的枢纽,新一代的欧洲人应该明白,中国增长带来了非凡的机遇,但同时,也给老欧洲带来了挑战,欧洲人应该从中仔细挑选与筛查,尽力达到共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约秘书长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领袖,实际上也是整个欧洲的军事发言人,他的发话基本上已经暗示了,欧洲工业的大门将为中国打开,也将为全球化打开,换而言之,美国制造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减少,全球的,世界的会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北约秘书长要做出这种演讲?在以往的认知中,北约是美国的独霸之物,而如今看来,事实远不是如此,这与亚洲近几年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千禧年之前,整个亚洲只有亚洲四小龙处于崛起状态,而他们背后所站台的,正是美国等传统资本主义国家,这也使得欧美对于亚洲的态度始终徘徊在附庸与敌人之上。但千禧年过去了,整个亚洲伴随着美国出兵阿富汗,迎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带动着中国的前进,仅短短8年,千禧年后的中国便成为了一个让大众刮目相看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国的崛起,所谓大球带动小球,古老的亚洲也逐渐相继崛起,如今放眼望去,亚洲成为了第三世界的典范,成为了劳动力大国,也成为了超越美国与俄罗斯的制造业大国。这也正是北约秘书长在讲话中所说的,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因为磅礴的工业发展,使得世界市场再度被挤压,被变形,被逐步缩小,这则是中国制造的另一面,如何达到合作共赢?如何达到互利互惠?欧洲与中国,都需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