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451阵型,不少球迷总会感觉对于这种阵型既熟悉又陌生,说对它熟悉是因为451众多的衍生阵型在世界足坛广受欢迎;说对它陌生则是因为当今世界足坛的普遍趋势依旧集中在442、433之中。如今451阵型的地位相较于其巅峰期已经有了不小的下滑,但作为中国男足曾经广泛使用的足球阵型,451阵型在中国大地一直有着不错的欢迎度,不过这种阵型也曾一度被球迷们诟病为“摆大巴”、“进攻松散”,那么这种古老的阵型是否真如部分球迷所说已经到了“退役”的年龄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不为人熟知的现代足球发展初期,人们对于足球比赛中的防守是非常看淡的,所谓的足球比赛往往就是十余人由后场至前场围着球跑,现代足球如此繁复的技战术策略更是无从谈起。在那样的背景环境之下,世界足坛衍生出的一系列足球阵型也是更多偏向于进攻。就拿世界足坛首个有记载的足球阵型--“九锋一卫”阵型来说,球队的11人仅有一名后卫以及一名门将位居后方负责防守,其余的9位球员全部堆积于对方禁区之中负责进攻。这样的策略放在今天来看显然是荒谬不堪的,但在那个对于进攻异常强调的年代却成为了足球这项运动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锋一卫”的热潮从19世纪末持续到了20世纪30年代,直到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结束之前,“九锋一卫”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足球阵型,不过欧洲球队在乌拉圭世界杯中的惨败终于让主教练醒悟:在前场盲目堆积前锋未必能够有效加强进攻,过多的前场人员反而会打乱进攻的节奏。到了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前夕,意大利国家队的著名主帅维多利奥·波佐(Vittorio Pozzo)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决定打破人们对于足球的认知,他率先使用了一种开发后卫与前锋之间区域的阵型--“2323阵型”(当时人们对于中场尚未有概念)。正是凭借着2323阵型,第1次参加世界杯的意大利国家队就在本土拿到了世界杯冠军,4年之后他们再次在法国世界杯上登上巅峰,从此之后,人们对于“九锋一卫”的狂热追求慢慢消退,转而开始认识到中后场防守对于一支球队整体战机的重要作用。

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足球世界中的重要拼图--“巴西国家队”终于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由小鸟加林查、中场双核迪迪与瓦瓦领衔的桑巴军团在1958年瑞典世界杯上以巨大的优势夺得了冠军(17岁的贝利以替补身份参加本届世界杯,直到小组赛第三场对阵苏联的比赛才首次亮相),巴西国家队在此期间使用的424阵型也迅速取代意大利人创造的2323阵型成为了那时世界足坛最受欢迎的足球站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足球阵型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当年巴西人在世界杯中横扫无敌的424阵型早已落幕,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强调攻守平衡的442阵型的崛起,时至今日,442阵型依旧是世界足坛最为流行的足球打法,那么442阵型大概诞生于什么时期呢?经过详细的资料查询,我们得出了一个让人非常惊讶的结果:创造442这样伟大阵型的主帅并没有进入过欧洲主流联赛,他个人甚至都没有带队打过洲际级别的足球赛事。这个人就是前苏联著名足球主教练--维克托·马斯洛夫(Victor Maslov)。

马斯洛夫出生于公元1910年的一个普通苏联家庭,他的父母从事的职业都和足球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马斯洛夫从小对于足球就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他的父母也非常支持孩子的足球梦想。就这样,年轻的马斯洛夫培养出了非常扎实的基础足球知识,这对于他在从事主教练职位后频繁出现的超前思想有着非常坚实的帮助。马斯洛夫经常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足球教练之一,他是第一个对球员营养进行实验的人,更为关键的是,这位苏联主帅在执教基辅期间发明了4-4-2阵型,并提出了压迫的概念,用乔纳森·威尔逊(Jonathan Wilson)的话来说,这“可能被视为现代足球的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马斯洛夫执教球队的那个时代,世界足坛的风向标还依旧存在于桑巴军团的424阵型之中,几乎所有俱乐部都在全力模仿在两届世界杯大放异彩的424阵型,不过马斯洛夫敏锐的观察能力让他准确的预料到了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并且这位前苏联主帅还将彼时尚未成熟的442阵型在基辅迪纳摩俱乐部身上做出了成功的实验:他出人意料的将风靡世界的424阵型中的两位边锋撤至中场,将攻击力强悍的424变成了一种“本末倒置”的古怪阵型(此前世界足坛完全没有出现过仅有两位前锋的足球阵型,马斯洛夫的举动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过于保守,因此他也受到了不少的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运的是,马斯洛夫和他创造的442阵型最终用时间证明了他的伟大之处,基辅迪纳摩在442阵型的加持之下通过加强中场对于皮球的控制力来遏制对手的进攻,同时442阵型中后场人数的巨大优势也可以保证球队在由守转攻时拥有足够的后上力量。正是凭借着这一套阵型,马斯洛夫在1966年到1968年之间带领基辅迪纳摩连续三年拿得苏联足球联赛冠军头衔,他的阵型也在这一时期将影响力扩展到了整个欧洲范围。

基辅迪纳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强悍的统治力也让不少欧洲主流联赛主教练对于这种全新阵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之一就有被誉为“现代足球鼻祖”的阿尔夫·拉姆西(Alf·Ramsey)。拉姆西于公元1920年出生于达根汉姆,他年轻的时候虽然也在英格兰顶级联赛效力过很长的一段时间(1943~1949年效力于南安普顿,代表俱乐部出场90次,打入8球;1949~1955年效力于热刺,代表球队出场226次,打入24粒进球),但相比于他在执教期间所取得的辉煌履历以及不朽功绩,他的球员时代实在有一些不值一提。拉姆西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战绩就是他在1966年本土世界杯中作为主教练带领英格兰国家队凭借着442阵型以5胜1平的不败战绩拿到了英格兰队史上首座世界杯冠军,时至今日这也是英格兰队史唯一一座世界杯冠军。

尽管拉姆西始终没有承认自己所使用的442阵型灵感来自于马斯洛夫,但在那个信息传递愈发快捷的时代,我们有很充分的理由相信正是马斯洛夫首创的442阵型在苏联国内的成功给予了拉姆西推翻旧有阵型的信心。1966年世界杯之后,巴西国家队也因为在当届世界杯的惨败开始抛弃424阵型(桑巴军团在当届世界杯仅取得第11名,战绩为1胜2负进4球丢6球),转而开始使用由英格兰国家队逐步推行至全球的442阵型,442阵型自此之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并且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公认的“最强阵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没有经历那个时代,很难想象442在当时具有多么火爆的影响力,英格兰联赛的红军利物浦在香克利与佩斯利时代凭借着442阵型成为了欧洲足坛当之无愧的霸主,他们不仅连续多年在欧冠中保持着极高的竞争力,更是在英格兰本土联赛中被渲染成了“统治者”;无独有偶,同时期的阿斯顿维拉以及诺丁汉森林在对于442阵型的使用上更加坚决,与利物浦偶尔会变阵433不同,诺丁汉森林以及阿斯顿维拉两家球队的辉煌时代几乎全部伴随着442阵型的使用(诺丁汉森林在1979、1980连续两年夺得欧冠冠军、阿斯顿维拉在1982年夺得欧冠冠军)。

不少朋友们在看过上文可能会非常不解:本篇文章不是要着重介绍451阵型的诞生及其在现代足坛的各种分支吗?为什么要花大量篇幅介绍442这一阵型呢?原因非常简单,正是因为442阵型在上个世纪对于世界足坛的长时间垄断,才让不少主教练为了针对这种阵型打法研究出了451阵型。毫不夸张的说,451阵型就是为了对抗442阵型所诞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文已经提到,随着英格兰在1966年本土世界杯勇夺冠军,442阵型彻底打破了之前424阵型对于世界足坛长达10年的垄断,自此之后这种阵型也逐渐成为了足坛之中每支球队的必备。不过442阵型的大肆普及让一些原本依靠于稳固防守生存的中下游小球队显得非常头疼,他们在面对豪门的直接对话中变得愈发被动,不少中下游球队的主教练眼见这种情况却无能为力不禁非常痛苦,这也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大足球联赛冠军几乎全部都由几支豪门球队所垄断的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不少中下游球队的主教练意识到如果像豪门球队一样使用442阵型完全无法在直接对话中拥有获胜机会,为了提高球队在联赛中的竞争力,他们逐渐将思路转化为寻找一种全新的阵型以图可以克制442阵型强大的攻防平衡属性。在不少主教练日夜的辛勤研究之下,在上个世纪被称为442阵型最大克星的451阵型就此诞生。想要准确寻找到451阵型的发明者已经非常困难,但我们依旧可以从记载资料的只言片语中发现人们创造这种阵型的初衷--防守反击。

放眼今天,451阵型依旧都是防守反击的代名词之一,相较于532阵型对于边路推进的高度重视,小编个人认为451阵型在防守反击时更加多面性,无论是边路推进又或者是中路渗透都是这种阵型在反击之中的上上之选。在接下来的文章之中小编便会详细为大家介绍当今世界足坛451阵型的几种分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451平行站位阵型简单来说就是两位边前卫分居边路,而中路则放置三名中前卫,由于三名中前卫在战术板上的站位几乎处于平行状态,所以我们也简单将这种使用三名中前卫坐镇中路的451阵型称为平行站位。上面这张图片就很直接的为我们揭示了451平行站位的战术面貌,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阵型目前在世界足坛已经很少有球队再继续使用,究其原因就是三名中前卫的存在让球队在由攻转守时没有足够的兵力用于保护中后卫身前的巨大空档,对方往往可以利用简单的三传两倒就发动威胁十足的二次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腰在一支球队中的战术地位毫无疑问非常重要,这个位置上的球员不仅要起到保护后卫线身前空档的重任,还要在进攻中利用自己精准的长传球技术起到后场向前传球的关键作用。放眼当今世界足球,即便是强如曼城、巴萨这样的攻势足球代表球队也会在自己的中场放置1~2名后腰,后腰的存在绝不代表球队具有消极的防守态度,反而更加贴合了当今现代足球愈发严苛的“攻守平衡”策略。考虑到451阵型中场人员的充沛性,即便确定了单后腰也并不代表这种阵型的站位就已经固定,这里为大家介绍的第1种单后腰阵型大概意思就是在拖后位置放置一名单后腰,单后腰的身前放置两位站位平行的中前卫,在他们身边的则是左边前卫以及右边前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上文所说,三中前卫的配置让451阵型走上了和本意背道而驰的道路,不少主教练为了加强球队在阵地防守时的后场人数优势,将三名中前卫中的一名撤下放置在后腰位置,这样一来球队的阵型就从451转变成了4141(4141阵型仍然隶属于451阵型,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451阵型的一大分支)。单后腰的存在将原本空空如也的后卫线身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填补,对方球员想要通过简单明了的地面传控或者是过顶球直传将球权打入防守三区则变得愈发困难。同时后腰可以在球队由守转攻之时作为中场的一个节拍器将皮球率先分往中前卫或者边路球员脚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上图所示,后腰球员在后场拿球后必然会吸引对方1~2名中场球员进行上压逼抢,这时候处于后腰前方的两位中前卫所受到的防守压力必然大幅减少,同时边路球员也有了更加充足插上的空间,这时候后腰球员便可以轻松利用巨大的空档进行长传球调度,这种技战术思路也是当今世界足坛对于后腰球员的最基本进攻要求。

这一种单后腰阵型是否有着自己的缺点呢?答案毫无疑问是有的,并且这种缺点在多次比赛之后体现的非常明显--对于这位单后腰球员的个人能力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正如上文所说,这位单后腰在后卫线身前不仅要在防守时起到保护空档的重要责任,在进攻中还要作为除了后卫的第1名接球者充当节拍器的作用,一旦球权在后腰位置再次丢失,对方很有可能会轻松形成二次进攻的机会。综合上述因素,作为单后腰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拦截扫荡能力,还要在进攻中能够充分持球、传球,试问对于能力要求如此严苛的后腰球员能被几支球队拥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考虑到上面这一种阵型对于单后腰严格的要求,不少主教练经过实地实验之后创造出了另外一种451单后腰阵型,这种阵型简而言之依旧放置一名后腰在后卫线身前负责保护,而前方的两位中前卫则由站位平行转换为站位垂直(即平行于球场之长),这种阵型就是我们通俗所讲的411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说这一种单后腰阵型能够有效缓解后腰的压力呢?我们可以与451的第1种后腰阵型进行一系列的比较:前面已经说过,451第1种单后腰阵型之所以逐渐被不少主教练弃用是因为其对于单后腰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如果这一位拖后的单后腰不能起到持球转换乃至于向前输送的重任,很可能会导致球队的后场以及前场完全脱节。为了解决这一种问题,优秀的主教练们最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451单后腰阵型,为什么这种单后腰阵型可以有效缓解单后腰的压力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中前卫与后腰之间的缓冲地带布置了一名“中场自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图所示,这位位于中前卫与后腰之间的中场自由人活动范围非常之大,这位球员在防守乃至于由守转攻时都可以回到单后腰身边进行协助,此时球队在防守状态时就相当于从之前的41131转化为4231。更为关键的是,即使一位中场自由人身位大幅回撤至后卫线身前也并不会影响球队发动由守转攻的反击,因为在单后腰与中场自由人身前依旧拥有一位中前卫以及位居边路的两位边前卫,中场自由人与后腰在后卫线身前的协助可以有效保证球队的球权不会第一时间被断,同时两位后卫线身前球员的持球也可以有效为中前卫以及两位边前卫的前插跑动创造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这一种单后腰阵型有效帮助球队扩大了中场拦截的层次感,中场自由人的存在可以在防守以及进攻中有效为自己的队友提供帮助,不过这也侧面对这位自由人的体能以及场上意识有了严苛的要求。那么这种阵型有没有在防守上的缺点呢?很明显,我们可以从上图中发现端倪:尽管中场自由人的存在可以有效帮助球队在中场的拦截以及反击更加具有层次感,但这样的人员布置必将导致中场两个边路的防守必须全部依赖于边前卫的积极回位,如果边前卫在由攻转守过程中没有及时回位参与边路防守,那么中场堪称垂直球场之宽的人员配置是很难将防守区域覆盖到边路的。

综合来看,451阵型的第2种单后腰站位的确可以有效保证中场拦截的层次感,但中场人员过于垂直的问题也侧面影响了中场横向拦截力量,一旦边前卫无法在防守时回撤到中场进行拦截,球队的中场拦截力量就必须依靠于边后卫的位置上提或者中场其他球员拉边补位,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球队的防守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连着一环暴露出空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451阵型,或许不少朋友们都一定对于现在我们即将要为大家介绍的双后腰阵型最为了解,所谓的451双后腰阵型就是指在后卫线身前放置两位后腰,而在两位后腰身前的中路放置一名中前卫,这名中前卫的两边则分别是左边前卫以及右边前卫。球队的中场配置就这样被分为了两个部分--“后腰”与“前卫”,所以这种阵型站位也被人们称为4231阵型。

4231阵型毫无疑问应该是所有451分支阵型中流传度最广的一个,有记载的最早使用4231阵型的应该是目前征战于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的银河巨舰皇家马德里。相较于451其他分支阵型漫长的历史,451双后腰阵型(后续我们都称4231阵型)真正开始投入使用的时间非常之短,但这种阵型却能够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迅速成为世界足坛广为流传的站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最初使用这种阵型的皇家马德里实力实在过于强劲,皇马在欧洲赛场上的统治级表现也让这种伴随着他们辉煌的阵型迅速发光发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来看一看当初皇家马德里辉煌的阵容吧,在门将位置上他们拥有当时西班牙的天才巨星、后来也被称为世界足坛历史前五门将的卡西利亚斯;双中卫的搭档则是耶罗以及埃尔格拉,边后卫位置也有着当年世界最佳左边后卫卡洛斯以及攻防兼备的右边后卫萨尔加多,这两位边后卫的搭档无论是防守还是攻击都可以有效帮助球队,他们的组合也被多次评为皇家马德里近20年来最佳边路组合;双后腰的搭档则是世界最佳防守中场马克莱莱以及从前锋位置退下来的古蒂,马克莱莱在后要堪称恐怖的覆盖能力已经毋庸置疑,而古蒂在前锋位置上的经验也可以有效帮助他在后腰位置的向前传球意识;在两位后腰身前的三位攻击型中场分别是居中的劳尔、左路的齐达内以及右路的菲戈,无论是边路堪称自由人的法国巨星齐达内还是世界足球先生菲戈都有着可边可中的强大能力;顶在这个阵容最前方的单箭头则是大名鼎鼎的莫伦特斯,这位高中锋尽管始终不受到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的赏识,但他强大的支点作用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毫无疑问是最为适合这个阵型的,也正是凭借着莫伦特斯勇于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在他身后的三名进攻型中场在连续几年的时间中进球如麻,合力帮助皇家马德里在21世纪初再次登上欧洲之巅。

皇家马德里无疑凭借着对于4231阵型如火纯青的使用登上了欧洲之巅,但并不代表4231阵型就适用于所有的豪门球队,同时期的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国家队都是4231的坚实拥护者,但这两支球队在2004年举办的欧锦赛上全部没有能够从小组赛中突围,自此之后西班牙以及意大利两支世界豪门逐渐开始放弃4231阵型转而重新打造属于自己的技战术。从上面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4231阵型并非适用于任何球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种转型对于边路球员较为严格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先来拿意大利举例,毫无疑问蓝衣军团的防线绝对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稳固存在,但他们在边前卫这个位置上人员的错误使用也最终导致4231这一阵型全面的失败。当时意大利国家队派出的三个攻击型中场搭配分别是皮耶罗、托蒂以及卡莫拉内西,这三位球员都是近些年来意大利国家队最为顶尖的进攻球员,托蒂作为意大利国家队历史上最为优秀的前腰之一自然要占据中场中路的位置,但这样一来巅峰不再的皮耶罗就不得不把自己的位置拉到左边前卫,容易想象,对于这个位置非常陌生的皮耶罗怎么能够适应左边前卫位置对于攻防的严格要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231阵型在两支世界豪门中的问题毫无疑问告诉世人:对于这种阵型的使用必须非常警惕,如果没有贴合于各个位置的人员搭配,即便拥有劳尔、皮耶罗这样的超级巨星依旧不能将阵容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简而言之,4231阵型中的各个人员必须都要对于自己的位置有充分的了解:阵型中的人员在比赛过程中不能进行贸然的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4231阵型能够在主教练的预期之中进行长时间合理且稳定的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4231阵型之外,451阵型中最受到球迷们了解以及熟知的恐怕就要数圣诞树阵型了,如图所示,所谓的圣诞树阵型即4321阵型,其中中场的五人组位置稍微靠后的三人全部是后腰,在这两位后卫身前的则是两位平行站位的中前卫,4321阵型因为在场上的样子酷似圣诞树故而得名圣诞树阵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诞树阵型在历史上也有过非常之多的辉煌战绩,相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2006~2007赛季成功复仇利物浦重夺欧冠冠军的AC米兰。继2005年在伊斯坦布尔的相遇之后,利物浦和AC米兰这两支历史悠久的老牌劲旅再次在欧洲巅峰相遇,不过这一次米兰没有像之前一样遭遇罕见的大逆转,最终他们凭借着意大利传奇前锋因扎吉的梅开二度以2:1的比分战胜红军拿到了队史第7座欧冠冠军,同时也是截止到目前米兰的最后一座欧冠冠军,而在这一次欧冠之旅中,安切诺蒂治下的AC米兰正是奉行451阵型中的43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之前我们提到过的4231阵型不同,4321阵型的后场防守更加稳固,多达三名的后腰配置可以让球队在防守时拥有充足的人员储备以便于应付某个环节出现的失误。正是凭借着三名后腰以及4位出色的后卫球员,那一年的AC米兰尽管在整体年龄偏大的情况下依旧成为了欧冠联赛丢球最少的队伍。更为关键的是,这样一套阵容和米兰使用的防守反击思路不谋而合,如上面这一张图片所示,处于后腰居中位置的皮尔洛在获得后卫线的传球之后立即利用自己细腻的脚法将球权送往边路的危险地带,这时无论是自己身边的两名后腰还是后上的两位边后卫又或者是身前的两位中前卫都可以在比赛过程中进行可边可中的调整,皮尔洛相对来说靠后的位置又可以给予他充足的调整时间,这样一来球权在后场的推进很难真正意义上被对方阻拦。

与那些三前锋、三前卫阵型不用,4321阵型的后套思路不会发生在对方的防守腹地,这种阵型更希望将中场边路选手与边后卫的配合放置在中场位置,边后卫不需在进攻中高速插上至对方的防守腹地再与队友寻求配合,这是因为两位拉边的后腰可以在后卫线身前就迅速通过调整吸引对方1~2名防守球员将身位进行前压,这时边后卫以及中前卫便可以利用对方防守球员位置的前提寻找到空档进行积极的后套。不过这种阵型在这种思路中也拥有一定的缺点,对方很容易看透后腰只会拉边而并不会高度前插这一现象,这很有可能导致在后腰拉边拿球后他们并不会倾尽所有兵力前压进行逼抢而是在后方滞留1~2人进行拖后防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321阵型在当今世界足坛已经逐渐走上了下坡路,究其原因还是这种阵型对于后腰的拉边能力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在这个对于后腰位置需求异常严苛的现代足坛已经很少出产能够像加图索那样“跑不死”的优秀后腰了,而如果后腰不能在进攻以及防守中及时拉便帮助边后卫腾出空档或者补位,对方很有可能会利用2~3脚的快速传递沿边路撕裂防线,这时候后腰想要继续回防到边路已经为时已晚,他们只能被迫将自己身位并入中后卫旁参与争顶或者抢点,很显然这是一种较为被动的防守方式,如果不能及时限制对方传球者的发挥,仅仅只依靠和对方抢点人进行直接的身体对抗是非常不保险的。

综合来看以上几种451阵型的分支,每一种阵型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足球阵型绝对不是决定最终比赛结果的最关键因素,足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运动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其在比赛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即便拥有最好的球员最优秀的教练最先进的技战术思路,只要在临场调度上被对方巧妙克制依旧无用。足球阵型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往往只是在比赛过程中将主教练的思路更加直接且快速的传递到每个球员脑中,只有主教练和球员在比赛进行过程中心有灵犀、互相信任,球队才能将纷繁复杂的场上局势通过阵型的灵活变化一一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