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过程中,以下几种情况都会导致生姜出现黄叶或枯叶。

1、叶枯病

生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为黄褐色枯斑,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叶面,发病部位生出黑色小粒点,严重时会全叶变褐枯萎。

高温高湿、连作、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氮肥过量、植株徒长等条件下易发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秋冬要彻底清除病残体,田间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鑫科植保姜瘟根腐灵喷雾3次,间隔5-7天,严重时可喷施和灌根一起进行即可。

2、姜瘟病

主要侵害姜根部、地下茎和地上茎。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挤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

带病姜种是主要侵染源,水肥使用不当,高温多湿,时晴时雨,土温变化剧烈也是引发姜瘟的主要原因。病原还可通过流水、地下害虫进行传播。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种植;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发现病姜后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出现病株后,杜绝漫灌,串灌,以喷灌,浅水沟灌为宜。

2)药剂防治:① 病株及病株周围区域3-4米用土围起来,撒上生石灰。鑫科植保姜瘟根腐灵+哈漫迪黄叶死苗120一起500倍灌根,大水灌透。为求巩固,再过5天后可用上述方法再灌一次。其中配合鑫科植保姜瘟根腐灵+哈漫迪黄叶死苗120全园喷雾2-3次。

② 死棵用薄膜袋子连土一起带走,不要用编织袋,以免病菌撒的到处都是。用生石灰填土,周围用土围起来,撒上生石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纹枯病

又称立枯病,主要为害叶鞘,也为害叶片。发病叶鞘上有生灰绿色圆形病斑,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叶片有水浸状病斑,扩大后呈云纹状不规则的大型病斑,软化腐烂,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后期菌丝集结形成菌核。

高温多湿,种植地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土壤黏重,重茬,肥力不足易得此病。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及时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避免用稻杆作姜地覆盖物;水旱轮作;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2)药剂防治:方法同叶枯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炭疽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后扩展成梭形、椭圆形或不定型病斑,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斑边缘有黄色变色部。发病后期,病斑连合成斑块,叶片变褐变枯。空气潮湿时,斑面会出现小黑点。

连作地,田间湿度大,偏施氮肥,生长势过旺,雨水多易发病。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的地块,高垄深沟栽培;施足氮肥,增施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及时清除病株残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生理性黄叶

①培土时造成的物理伤害:培土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生姜受伤,影响养分的传输,或易受病菌侵害,从而导致黄叶。

②土壤黏重,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质含量低、黏重的土壤,会影响生姜根系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出现烂根、缺素症状,从而导致叶片发黄。

③水分、光照、高温:干旱缺水、阴雨连绵、光照强,温度高时叶片蒸腾失水的速度快于根系吸水的速度,都会导致生姜出现黄叶。另外,夏季持续高温,地表水分蒸发,高温水蒸气也会灼伤了生姜的叶片,使叶片萎蔫。

④药害:除草剂选用不当会出现药害,不止当季使用的除草剂会出现药害,如果上茬使用了残效期较长的除草剂也会受害,出现生长缓慢、叶片发黄之类的情况。

防治措施:培土时谨慎操作,避免对生姜造成伤害;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及时排水防涝,及时浇水;夏季要注意遮阴,减轻叶片蒸腾作用;选择残效期短的除草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