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公,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法名道济,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圆寂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故居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因他懂中医医术,在民间有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惩恶等美德,在百姓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公出生于官僚世家,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本命外永宁村,他还是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孙。父亲李茂春年近四旬还膝下无子,而后虐成拜佛终得一子,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缘,从此与佛门结下深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时的济公就读于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释道二教的熏染,父母双亡后,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在当过国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嗣其法衣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然后少年时的济公并不是像一般和尚一样守清规戒律,反而一反常态,言行叵测,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状类疯狂,人们称他为“济颠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公的传奇故事在南宋时代已经开始流传,其中以“飞来峰”、“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故事最为脍炙人口。直至明末清初,出现了一部描写济公传奇事迹的《济公传》。加上说书人的添油加醋、夸大事实演说,济公的原型就融变为南北朝齐、梁时的宝志禅师了,因宝志禅师一生的事迹屡现神异,所以被后世人说济公也能展现神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