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哈姆雷特》

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值得反复阅读与品味。尽管是戏剧剧本,以虚构故事为主导,但文中显现出莎士比亚作品中一个巨大的“我”字。这个“我”是那个时代背景下形成的视角,故事描写的是丹麦王子从父亲魂魄处得知邪恶的叔叔犯下的罪行:“弑兄夺妻,篡取王位。”无可容忍,走上复仇之路,最后成功却玉石俱焚,失去了一切,包括爱人,母亲,和自己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别人看。

而《哈姆雷特》撕碎的不是哪一个人物的美好。而是让整部作品都笼罩在阴霾和悲惨中。尼采说,“悲剧是最高的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悲剧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当结局跌落进更悲惨的境地,当美好戛然而止。我们是不愿看悲剧的,因为害怕内心被强烈撕扯,但悲剧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却是喜剧无法比拟的。

除了主人公哈姆雷特,两个女性人物,也让这部作品蒙上了更深的悲剧色彩。

时代背景下的“厌女症”是悲剧的产生根源

“厌女症 (Misogyny) , 也称厌女主义 (Misogynism) 或女性贬抑, 是针对女性的憎恨和厌恶。根据女性主义理论, 厌女症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比如性别歧视、贬低女性、针对女性的暴力以及把女性对象化。”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反对封建,弘扬人文精神,但对女性轻蔑的思想由来已久,男权主义根深蒂固,女性需要绝对服从,就像我们国家封建社会要求女性“三从四德”。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莎士比亚作为男性作者,一来难以摆脱自我对于女性塑造的原生观念,二来任何艺术创作的灵魂是来源于生活,这也反映当时大多数人群的真实思想。

无论是恶毒的王后还是纯良的奥菲利亚在剧中都难逃牺牲的命运。

王后在《哈姆雷特》中是一个反派,她协同杀害亲夫,欲望蒙蔽双眼,不仅嫁给了凶手,还要让哈姆雷特俯首帖耳,认贼作父。背叛,罪恶,在莎翁笔下完全是一个荡妇形象,是被唾弃和憎恨的对象。无论后人分析她也许有她的迫不得已,比如保全不了自己就没法保全儿子。但是那个年代下,她是万恶的,她的误服毒药而亡是罪有应得。而纯良的奥菲利亚却是美好的化身,纯净无暇,听从父兄的话,斩断与深爱之人的情思,最终接受不了父亲被爱人所杀的事实,疯癫死去。两个女人,无论评价好与坏,都没有逃脱恶毒语言的咒骂,免不了悲情的下场。她们都是男权社会下,被统治,被迫害的个体,没有任何发声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矛盾重重的女性人物塑造把悲剧向前推进一步

戏剧作品,是用各种强烈的冲突增加故事的张力,《哈姆雷特》中,两个女人各有各的悲剧命运,各自矛盾。王后一面在儿子哈姆雷特心里的形象彻底瓦解,被儿子咒骂成“不如虚伪的畜生”。另一面她对于哈姆雷特的爱,却怎么和恶毒扯不上关系,她温柔而无私。真诚慈爱,温文尔雅,极力为儿子开脱。甚至,最后那一杯毒酒,也是护子心切,为儿子喝下,她明明知道那是一杯毒酒,临死之前,还极力提醒儿子。作为女人,她饱受着内心的煎熬,也许牺牲性命才能解决一切,当“你的名字是女人”根深蒂固,悲剧色彩无疑更加强烈。

我们再来看奥菲利亚,她的矛盾在哪里?

她的心灵是纯净的,没有污点的,她深爱着哈姆雷特,虽然被爱人咒骂,并质疑当时最为珍贵的贞洁,她蒙羞,被拒,但奥菲利亚依然把哈姆雷特当成高贵的,透彻的。情感上坚贞的却不能追随最爱,只能听命于父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她只是一个物件,接受男权下父兄的不断“洗脑”在权利斗争和交换中任凭宰割。心灵被瓦解,痛苦不堪。有爱不能爱,纯净却被侮辱,正直美好年华,却早已失去美好的权利。这种种矛盾让悲剧的感觉汹涌地铺散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时代的女性命运

封建的思想,对女性的禁锢,伤害延续了一代又一代,像《红楼梦》《金粉世家》都在描写时代背景下女性的悲催境地,女性角色在其中为悲剧涂上浓重一笔,无论欧洲,还是亚洲。无论这个角色个性是泼辣刁钻,还是逆来顺受,最后的命运几乎都不得善终。

很幸运,我们生在这个男女平等的时代, 女性有了发声的权利。但是很多老旧的封建故事还在这个新时代在演绎,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奥菲利亚,祥林嫂,她们被自己禁锢,依然拿捏不了怎样在现代社会立足,我们也在看到一个又一个悲剧还在不断上演,家暴,冷暴力,社会歧视,身心伤害。

在另一个极端,女性又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奋起反抗,矫枉过正也时有发生,女性如何自处,又如何处理好家庭社会依然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