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钱穆先生在香港创建新亚书院,成为今天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之一。

钱穆先生为新亚书院的学生撰写了24条校规,名为《新亚学规》。这 24 条,与其说是校规,更像是求学和做人的指南,今天读来,仍然对每个即将进入大学的朋友都会有帮助:

凡属新亚书院的学生,必先深切了解新亚书院之精神。下面列举纲宗,以备本院诸生随时诵览,就事研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二、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

三、爱家庭、爱师友、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为求学做人之中心基点。对人类文化有了解,对社会事业有贡献,为求学做人之向往目标。

四、祛除小我功利计算,打破专为谋职业、谋资历而进学校之浅薄观念。

五、职业仅为个人,事业则为大众。立志成功事业,不怕没有职业。专心谋求职业,不一定能成事业。

六、先有伟大的学业,才能有伟大的事业。

七、完成伟大学业与伟大事业之最高心情,在敬爱自然,敬爱社会,敬爱人类的历史与文化,敬爱对此一切的智识,敬爱传授我此一切智识之师友,敬爱我此立志担当继续此诸学业与事业者之自身人格。

八、要求参加人类历史相传各种伟大学业、伟大事业之行列,必先具备坚定的志趣与广博的智识。

九、于博通的智识上,再就自己才性所近作专门之进修;你须先求为一通人,再求成为一专家。

一〇、人类文化之整体,为一切学业事业之广大对象;自己的天才与个性,为一切学业事业之最后根源。

一一、从人类文化的广大对象中,明了你的义务与责任;从自己个性的禀赋中,发现你的兴趣与才能。

一二、理想的通才,必有他自己的专长;只想学得一专长的,必不能具备有通识的希望。

一三、课程学分是死的,分裂的。师长人格是活的,完整的。你应该转移自己目光,不要仅注意一门门的课程,应该先注意一格个个的师长。

一四、中国宋代的书院教育是人物中心的,现代的大学教育是课程中心的。我们的书院精神是以各门课程来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来传授各门课程的。

一五、每一个理想的人物,其自身即代表一门完整的学问。每一门理想的学问,其内容即形成一理想的人格。

一六、一个活的完整的人,应该具有多方面的智识,但多方面的智识,不能成为一个活的完整的人。你须在寻求智识中来完成你自己的人格,你莫忘失了自己的人格来专为智识而求智识。

一七、你须透过师长,来接触人类文化史上许多伟大的学者,你须透过每一学程来接触人类文化史上许多伟大的学业与事业。

一八、你须在寻求伟大的学业与事业中来完成你自己的人格。

一九、健全的生活应该包括劳作的兴趣与艺术的修养。

二〇、你须使日常生活与课业打成一片,内心修养与学业打成一片。

二一、在学校里的日常生活,将会创造你将来伟大的事业。在学校时的内心修养,将会完成你将来伟大的人格

二二、起居作息的磨炼是事业,喜怒哀乐的反省是学业。

二三、以磨炼来坚定你的意志,以反省来修养你的性情,你的意志与性情将会决定你将来学业与事业之一切。

二四、学校的规则是你们意志的表现,学校的风气是你们性情之流露,学校的全部生活与一切精神是你们学业与事业之开始。敬爱你的学校,敬爱你的师长,敬爱你的学业,敬爱你的人格。凭你的学业与人格来贡献于你敬爱的国家与民族,来贡献于你敬爱的人类与文化。

这24条学规,收录在《新亚遗铎》这本书中,记录了这钱穆先生创办新亚书院的历程。

「铎」,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或有战事时用的大铃,后来用来比喻老师的教诲,这本书收录的多是钱穆先生在新亚书院为学生做的讲话和讲座。
讲话中谈求学和做人最多,把钱穆先生十几年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的致辞对照在一起看,颇有「吾道一以贯之」的感觉。这里边充满着浓浓的理想主义,求学不止为谋职业、谋资历,而是内为了做人,外为了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理想主义并不是空想,在钱穆先生担任新亚书院院长的十几年中,他也坚持把学问、做事和做人联系起来。
新亚书院一开始相当艰难,十五位专职教授,而前几年的学生不超过五十人,很多学生温饱尚且成问题,更谈不上教学费,也往往很难坚持学习,第一届能坚持到毕业的学生,只有三个人。
就在这样的窘境下,钱穆先生一直保持乐观的态度,每一次都在鼓励着师生「在忧苦中成长,在忧苦中前进」
而随着学校发展壮大,新亚书院逐渐变成在香港颇有影响力的学府,而这时钱穆先生又从乐观的鼓励开始走向自省,比如学生变多之后,大家的交流减少,所以他从每年开学和毕业演讲,变成每个月都要做一次月会,定期和学生交流。不止教员都是优秀的学者和教育家,连负责行政的总务长、训导长,他也坚持聘请学者担任,力求学校的每一位先生,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六十年代,新亚书院和其他学校共同组建了香港中文大学,很多事务由香港中文大学统一管理,因为大学为新亚书院聘请的教授,多有滥竽充数能力不足者,钱穆先生在反对无效之后,愤然辞去新亚书院院长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正赶上新亚书院有一批学生的毕业典礼,钱穆先生为大家做了最后一次毕业致辞。说自己也要从校长的位置上「毕业」了。
在毕业致辞里,钱穆先生不谈现实中的矛盾,不谈别人的是非,而是反思自己这十几年的校长生涯,他说「我不晓得当了校长十五年,我的品质和品格是否也潜移默化地变了。我虽常常警惕,但积久之后,便成为我时想辞职之一个心理因素。此层我劝诸君莫轻易听过,将来应可为诸位处事做人一参考。」
贫时不忘其乐,达时不忘其忧,处高位不忘其志,钱穆先生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
正在奋斗的朋友,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一部传记来读,你可以读到一个人如何将自己的理想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
而从事教育事业的朋友,可以把这本书当一段校史来读,你可以读到一所学府如何将理想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