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客博而无检,曜恃才而持操不笃,晦自知而纳善不周,设复功济三才,终亦以此为恨。康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若加绳染功,剖莹乃琼瑾。

万古陈往还,百代劳起伏。存没竟何人,炯介在明淑。请从上世人,归来艺桑竹。

“元嘉三大家”指的是东晋末期,南朝刘宋时期的三位著名文学家、诗人:谢灵运,颜延之、鲍照,“元嘉体”诗歌大部分就是他们三人的诗歌,可以说他们是“元嘉体”诗歌创作群体中的主力军。在评述“元嘉体”诗歌之前,除了了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之外,我们还需对这三位大家的生平经历及其性格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谢灵运、颜延之,鲍照这三位永嘉文坛领袖的坎坷人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性才高—谢灵运

谢灵运,灵运乃是他的字,他原名公义,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卒于元嘉十年(433年)。在三大家中他的资历最老,是元嘉前期文坛的代表人物。这位诗人生于富贵高门,虽然谢氏最显赫的时候是在东晋,但是东晋亡后其家族势力仍然不容小觑,仍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氏显赫,当从灵运曾祖谢安讲起,当年谢安“东山再起”,从桓温手下一直做到尚书仆射,逐渐掌握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淝水之战,谢安与其子谢琰带领晋军取得胜利,更是巩固了谢氏一族的地位。灵运祖父谢玄同样在东晋末年取得不朽功勋,对灵运产生了较大影响。谢氏一族,人才辈出,唯独到灵运的父亲谢瑍,天资平平,屡遭谢玄吐槽,幸有谢灵运出世,少有高才,远胜其父。

由于其出生同年,父亲去世, 为冲不详之气,四岁的谢灵运被送到钱塘杜明师道馆寄养,十五岁才回到建康。因此谢灵运的小名就叫“客儿”,大家也称他为“谢客”,元好问《论诗》中就说: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是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寄养在外的这一段时间,史书记载较少,这一时期谢灵运一定学习了不少道教典籍,这从他后来爱谈玄理的诗歌特色中也可以看出。寄养生活结束以后,他又在建康乌衣巷谢安故居生活了六年。这期间,他所参加的活动无非就是参与家族文学鉴赏活动,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在这种家族的群体活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谢灵运性格的一角。谢混对谢灵运曾经有这样的评价:

这些评价肯定了他有才华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他耿直急躁,狂傲不羁的性格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义熙元年三月,谢灵运初入仕途,官职为琅琊王大司马行参军。第二年,他又在尚书仆射谢混的推荐下,辗转到刘毅门下当参军。当时的刘毅是除了刘裕外最强大的势力,并且刘毅喜好文采,正好与谢灵运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但是好景不长,刘毅集团与皇帝、刘裕集团的冲突都全面激化,最终在权力的斗争中走向失败,而谢灵运也遇到了他仕途的第一道坎,此时的他进退维谷,无枝可依。

义熙八年,谢灵运紧随时局变化,投入刘裕门下当参军。此后十年,谢灵运的为官生涯比较颠沛,但有降也有升,他先后在刘裕,刘道怜,刘义符手下做过官。后来少帝刘义符即位后,因为其与彭城王刘义康交往甚密而被疏远,被贬为永嘉太守。

任永嘉太守期间,他任性无为,肆意游山玩水,颇有隐逸之意。在他的《山居赋》中有这样的句子:

若夫巢穴以风露贻患,则《大壮》以栋宇祛弊;官室以瑶璇致美,则白贲以丘园殊世。惟上托于岩壑。幸兼善而罔滞。虽非市朝而寒暑均也,虽是筑构而饰朴两逝。

尽管有隐逸之意,但是架不住统治者的再三征召。宋文帝即位后,征召其为秘书监,视其为近臣。但他始终只是作为皇帝的侍宴之臣,颇不得意。元嘉五年,他再次被弹劾免官,回到会稽,与族人沉迷于山水文字之乐。最终被人告发谋反,虽然暂时躲过一劫,但是数年后在广州任职时再度遭人弹劾,元嘉十年被杀与广州,年四十九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儒雅正直—颜延之

颜延之,字延年,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 年),卒于宋孝武帝刘骏孝建三年(456 年)。颜氏虽然不像谢氏一样声名显赫,但也算是一个正经的士族。曾祖颜含字弘都,少时就以孝闻名乡邑,西晋末年,带领家族南渡,成为第一代渡江颜氏,被尊为始祖。因为“儒素笃行”而被征召入宫,补太子中庶子,后一路高升,去世时已经做到了光禄勋,奠定了家族的名望和地位。

颜延之祖父父亲后来虽都曾做官,但是东晋末年颜氏家族已经衰落,颜延之已经落到了“少孤贫,居负郭,巷室甚陋”的地步。相当于白手起家的颜延之不得不重新奋斗,靠自己。关于颜延之出仕时间,学者多有争论,较为可信的说法是他初仕为二十二岁任吴国内史刘柳的行参军、主簿、后军功曹。此后,他又跟随刘柳来到浔阳,并在此结识了陶渊明。此后,颜延之又转而辅佐世子刘义符,任世子舍人,不久后刘裕代晋自立,刘义符变为太子,颜延之自然也就成了太子舍人。但此时他却因和周续之的“儒学之辨”而进入到了当权者的视野,他在与周续之的辩论中取得胜利,得到皇帝的赞许,这本已经招来权臣傅亮的嫉恨,后来颜延之又与刘义真交往过密,最终被权臣贬谪,出为始安太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嘉元年,颜延之上任始安太守,开始在那里建造书斋,发展教育。《桂胜》卷一中记载:

(独秀山)有岩曰:‘读书’,以刘宋时始安太守颜延之著名,岩前故有‘五咏堂’镌颜‘五君咏’。

元嘉三年,贬谪颜延之的权臣傅亮和徐羡之已经被杀,于是颜延之再次被起用为中书侍郎,这官比谢灵运做的大得多。这次出山,颜延之其实已经产生了对于做官的逃避心态,同谢灵运一样他也产生了隐逸的想法,这从他的《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中的句子可以看出:

这段做官生涯中有史记载他参加的活动都是陪皇帝参加宴会,为皇帝作颂诗,有《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应诏宴曲水诗序》、《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等等。这样过了七年时光,直到元嘉十一年,彭城王刘义康掌大权,颜延之因与刘义康党羽不和从而激怒刘义康,最终被贬为永嘉太守,这是他第二次被贬。

这次外放的七年,颜延之主要接触了诸多佛教人士,参与了诸多儒佛辩论,写了诸多佛学著作。他登门拜访了求那跋陀罗,也写了《释达性论》、《重释何衡阳》、《又释何衡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嘉十七年,刘义康被杀,颜延再次被起用为国子博士。此后几年,颜延之又被人弹劾“坐启买人田,不肯还直”而被免官。直到元嘉二十四年,他才再次出山为“光禄勋”。颜延之晚年可谓是“啃儿族”,因为儿子的功勋而享受尊荣,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十分地谨慎,儿子睡一个懒觉,他会说:

恭敬撙节,福之基也;骄横傲慢,祸之始也。况出粪土之中,而升云霞之上。傲不可长,其能久乎。

这样的他于孝建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相比于谢灵运,他实在是安乐而死了。

刚健愤青—鲍照

鲍照是三大家中唯一一个缺乏基本资料并且存在较多争议的人,有人说他是山西人,有人说是山东人,较为可信的说法是他祖籍上党,东汉时迁至东海。他的生年也没有准确的记载,大致在414年和416年之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鲍照确实出身寒门,至少也是一个最低级的士族。他在《侍郎报满辞阁疏》中就说过他少儿时期家中的贫困状况:

臣嚚杌穷贱,情嗜椿味,身弱涓甃,地幽井谷。本应守业,垦畛剿艿,牧鸡圈豕,以给征赋。而幼性猖狂,因顽慕勇,释担受书,废耕学文。

他家中只有母亲和妹妹,父亲早逝,生活更加贫苦。贫苦的生活环境使他养成了迥异于谢灵运、颜延之的刚健性格,对他的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他是寒门,所以只能通过献诗干谒的方式来换取仕进的机会。元嘉十二年,他就不顾非议向临川王刘义庆献诗,得到赏识后被提拔为临川王国侍郎,此后直到元嘉二十一年刘义庆去世后,他一直跟随刘义庆辗转荆州、江州、广陵、建康等地。

荆州时期,鲍照没有什么显著的政治上的作为,倒是写了不少诗歌,并结识了僧人释惠休,有《秋日示休上人》、《答休上人》等诗。江州时期,他跟随刘义庆前去庐山礼佛,作《登庐山》、《登庐山望石门》、《从登香炉峰》诗三首,并奉刘义庆的命令作《佛影颂》,这往往被看作鲍照佛学思想的反映。并且此时他也同其他文书官员一起帮助刘义庆创作《世说新语》,后来甚至有人说《世说新语》主要就是鲍照等人写的。

在江州半年,刘义庆就被调到广陵,鲍照跟随刘义庆先回到了建康,这段时期鲍照作有《上寻阳还都道中》、《还都道中》三首、《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还都口号》等诗。元嘉二十一年,刘义庆在广陵病逝,鲍照为期服丧三年后就请求解职回乡了、次年,鲍照又追随衡阳王刘义季,不过两年后刘义季就去世了。于是鲍照转而辅佐始兴王刘浚,任始兴国侍郎。此后四年时间里,鲍照与颜延之,谢庄,王僧达等人交往甚密。元嘉三十年,政局动荡,始兴王与太子篡位,幸亏早在两年前鲍照就已经离开始兴王。同年,武陵王刘骏就击败了谋反的始兴王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明年间,鲍照做过秣陵令,后又到子顼门下做参军,卷入了复杂的皇室争斗,子顼兵败后他也被乱军所杀。纵观鲍照一生,历仕三帝,四王国,仕途可谓坎坷,人生可谓不幸,不过这也锻炼了他的刚健品格,为后世留下了《拟行路难》这样宝贵的文学遗产。

结语

相信大家已经对这三位大家的生平有了概括的认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出仕与隐逸的矛盾,都有着坎坷的人生,又都有绝世的才华,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在他们人生经历的影响之下,他们又会创作出怎样的诗歌作品呢?元嘉体诗歌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欢迎关注下期系列文章哦。

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资料:《宋书》、《元嘉三大家研究》,《魏晋南北朝史》、《谢灵运年谱》、《颜延之年谱》、《鲍照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