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有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出身于剑桥大学——伯特兰·罗素和G·E·摩尔,摩尔留给人的印象总是诚实和正直的。而罗素给人的感觉却是圆滑世故,机敏过人。有一天罗素很调皮的问摩尔:“你是否总是说真话?”摩尔保持着适度的谦虚答道:“不是。”此刻,有人会问,摩尔这句话是真话还是谎话?

这就是一则著名的悖论——说谎者悖论。说谎者悖论是最古老的语义悖论,由公元前4世纪麦加拉学派的欧布里德提出,悖论主要内容是:如果某人说自己正在说谎,那么他说的话是真还是假?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正话反说。比如相恋的两个人,其中女生对男生说“你真坏”,传达的意思也只能是对“你真坏”这句话的肯定,只不过“你真坏”这句话本身的意义变成了其字面意义的否定——你并不坏。在我们用语句表达肯定命题或否定命题时,传达的意思只能是对语句的肯定。所以,“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的”这句话,同其他任何一句话一样,在逻辑上根本没有否定其自身的功能。

古希腊哲学家科斯的菲勒图;耗费毕生精力想要解决棘手的“说谎者悖论”,最后郁郁而终,约死于公元前300年,他的墓志铭是:“我是科斯的菲勒图,说谎者亲手葬送我,就此长眠于寂静的黑夜。” “说谎者悖论”曾经让许多哲学家在无眠的黑夜里挣扎,尽管今天这些令人头疼的悖论不会把人逼死,但却导致各种学术期刊上涌现许许多多类似的论文,让这些逻辑的车轮,一直不知疲倦的转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