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板结、酸碱失衡怎么办?问题土壤的治理对策,一步到位!

在如今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植株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黄叶、死苗都是常见的问题,很多农户朋友的第一反应都是病害、虫害、缺素等,却忘了影响作物生长的一个根本因素——土壤。

土壤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能够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换句话来说,土壤健康了,作物根系发达了,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生长所需养分。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作物优质高产的保障,一旦其结构、耕作层遭到破坏,种植的作物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改善土壤情况,问题土壤又有哪些表现和危害呢?今天小编就借此机会为大家科普一下土壤恶化的常见情况,帮助大家学会改善问题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土壤板结

土壤的一个重要结构叫做“土壤的团粒结构”,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既通气,又保水保肥。但是土壤的团粒结构特别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浇水过多、浇水次数过勤,或者过度施用肥料、喷洒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都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

一旦团粒结构受到破坏,就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板结会导致透气性下降,这样就会使得根吸收到的氧气减少,根系得不到呼吸,就会出现沤根,久了根系也逐渐坏死。

土壤板结还会导致作物根系下扎限制,土壤板结后变硬,根系无法下扎,无法吸收施入土壤中有效养分导致肥料浪费残留,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减产!

02 土壤酸碱失衡

我国把土壤酸碱度分为五级:分别是强酸性土(pH小于5)、酸性土(pH5.0~6.5)、中性土(pH6.5~7.5)、碱性土(pH7.5~8.5)和强碱性土(pH大于8.5)。正常中性的土壤pH大概在7左右,不同地区土壤的pH不同,我国土壤大体呈现出南酸北碱的状况。

栽培农作物时,首先要弄清所栽培的作物pH适宜范围,是喜欢酸性土或中性土还是可以适宜于碱性土。 若土壤酸碱度不合适,就需要进行调节改良。

土壤酸化会影响作物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因为不同的土壤pH下,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完全不同,而土壤盐碱化则更是当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然而,土壤改良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甚至每年都有很多人陷入了误区,不仅不能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而且花了钱把地还改得越来越糟糕!

比如,有一部分种植户在改良土壤的过程中,因为价格与时效性问题,会倾向于去用水泥代替生石灰,因为生石灰的碱性能够中和土壤的酸性,可生石灰的反应是双向的,它会转化成碳酸钙,它大概维持的时间也就只有一个月,改良土壤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此,他们更青睐效果比较好的水泥,不仅价格便宜,效果也比较明显。

但这部分种植户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水泥虽然当下的效果比较好,可是里面含有重金属,那对土壤可是相当于二次污染了。

多年的耕作已经导致土壤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改良土壤,维持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刻不容缓。而土壤的改良修复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要先认清土壤问题,且不能局限于一点进行治理。

在此,小编为广大农民朋友们诚意推荐:北京鑫科植保的土壤改良剂、北京鑫科植保烂根死苗120,本品是北京鑫科植保公司与德国AS-EG公司创新研发出来的高浓度细胞生物土壤改良剂,抗逆性强,能够有效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板结、改良盐碱土壤,从而进一步减少农作物根腐病、烂根死苗等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