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群的朋友,肯定有过这样的疑虑:为毛我各种福利,红包礼品服务还是不能让社群活跃起来呢?要么就是广告到处飞?

其实很大程度上我们都把社群的定义搞错了,并不是建个群拉几百人,聊天讨论分享发红包送礼品就叫社群。

好的社群需要设计。扫一眼大部分人的微信上,公司群、小组群、小区群、健身群、运营群、营销群。。。还有大量的校友群、亲友群、队友群、游戏群。。

如何和这么多的群竞争?你觉得发个红包能召回?还是送东西?NO。

因为和那些群比,你的群就太不具有存在感了!所以你现在面临的,是重新创造关系、创造连接,而不仅仅是利用群内他们自己的连接。

因为社群是建在人们的脑子里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微信上。你需要记忆点,能够让社群的人自发的联想到群。主要可以从下面三步设计:

  • 1,明确使命——我们为什么聚在一起;
  • 2,设计仪式——我们如何达到目标;
  • 3,提供反馈——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1.明确使命——我们为什么聚在一起;

社群的本质其实是:聚集一群人,一起完成某些事情。

我们之所以凝聚在一起,不是为了“沟通沟通”、“交流交流”,而是为了一起“改变些什么”、“提高些什么”、“获得些什么”……

那么如何寻找一个社群的使命,并且利用使命凝聚所有人?

任何的使命都源于某种“冲突”,而冲突是指“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区别”。

内部冲突——我们要一起改变自己什么?让自己有更多什么?
外部冲突——我组织一个社群,要告诉成员们,我们要一起改变些什么?一起做出哪些让自己自豪的事情?

一个社群最佳的使命设置就是,明确地激发和定义两种冲突(可能会以一种为主)——我们聚集在一起,要对别人做什么?要对自己做什么?

2,设计仪式——我们如何达到目标;

不好的仪式:如果对社群的安排是发红包给优惠,大家一起聊聊某个话题,然后偶尔邀请人进群分享。社群的成员根本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无法形成固定的使用习惯,更无法对下次的活动产生预期。也就是整个都是懵逼的。

那如何把活动仪式化,从而让更多人可以持续参与呢?

  • 1)仪式需要相对固定且严格限制

每次的活动需要用固定的形式,比如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明确的组织形式等。

为什么要固定呢?因为提高参与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开始之前,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该期待些什么。

  • 2)需要设计明确的触发情景

只要这种触发情景+仪式活动的组合被长时间培养强化,用户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般的行为——每次一到了某个情景,1秒内就能想到做这件事。

你需要为你的仪式设计好一个触发情景,以让用户一到了某个时刻,就会条件反射式地进入你的仪式。

  • 3)需要设计参与行为

你需要让你的成员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可以提高参与,强化仪式行为。

比如互相打分、荣誉上榜、轮流坐桩等等

3,提供反馈——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反馈就是明确让别人知道:我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持续的反馈——让别人不断知道自己现在在哪、距离目标有多远、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可以让人成瘾性的投入一个行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反馈可以被明确感知到和某种行动直接相关的时候,才能有效

总结下来:社群是存在于人的脑壳里头,而不是微信上!社群的本质:聚集一群人做某件事。你需要设计出明确的使命和目标,再设计一个共同达到此目标的仪式化行为,接着为所有人履行该行为并提供反馈。而一个构建完整的社群,群成员之前互相认同、互相帮助、积极参与,夸张点腾讯从世界上消失了,他们仍然可以继续——因为并不是微信造就了社群,在有微信之前的几千年,社群就已经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