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测算的前提是普算,不考虑特殊情况,比如是否出租带来的有无租金收益,以及货币贬值情况,因为所有投资都会面临此类情况。本测算结果及个人意见仅为购房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风险自担。

数据设置:100万的房产,其中面积100平方米,单价1万/平米。按房贷利率按融360最新监控的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5.44%、商业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3.298%算,购房首付比例为3成,即30万,向银行按揭房贷70万人民币,采取纯商贷20年期,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计算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①5年购房首付款资金成本:30万*3.298%*5年=4.95万元;

②5年房贷利息成本:5年共还60期月供,合计偿还利息共计17.62万元;

③5年物业费:按照一般新房从购买到交付2年期算,剩余3年时间应缴纳物业费,物业费为=100平方米*2.5元*12个月*3年=0.9万元;

④办理房产证费用:新房只核算大项,主要包括维修基金和契税,费用为:维修基金120元/平米*100平米+契税100万*1.5%=2.7万元。

备注:一般按照现实情况,5年后转卖房产,房主获得净得价,相关的税费及中介费用均由买主承担。

由此可算以得出,持有投资性房产5年成本合计=①+②+③+④=26.17万元

100万房产,5年后要实现保本价结果是:

从单价上算,现在购买的1万元/平米的房产,要涨到(100万+26.17万)/100平米=1.26万/平米。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再涨2600元,即可基本实现保本;

从总价上讲,现在购买的100万房产,要涨26.17万,总价达到126万才能保本。

结论:如果换算成涨幅比例的话,无论你价格现在什么价格购买,购买多大面积,只有5年后在现有单价或者总价基础上,再涨26.17%才可保本,换算成年均涨幅为5.23%。对于这样的房价涨幅,这样的结果,对你我来说,应该有清醒认识,你有信心投资买房吗?

下面结合本人从业经验和对房地产的研究,谈两点个人看法和建议:

购房保值增值需要因城而异,全面普涨的时代大概率过去了。从现在起,楼市分化不是说说而已。有的人可能不以为然,认为过去3年,很多三四线城市楼市表现并不比大城市差。但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这轮房价上涨的原因就知道了,那就是全国性的楼市去库存策略。不过,楼市去库存产生的后遗症也比较大,就是所有城市资产价格迅速拔高,但一些收缩型城市后续支撑乏力,如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增加就业机会,没有人口流入保障等等,只能由时间来消化泡沫,就更别谈涨多少了。中国社科院在不久前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报告中指出,已完成楼市去库存地区将逐步或者减少棚改货币化安置,失去政策托底,前期购房需求透支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销售可能进一步回落,要防范价格下跌过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房价不涨或者微涨就意味着亏损,未来不能闭着眼购房。自住什么时候买都是对的,所以先撇除掉。而对于房产投资者来说,购房就是为保值增值,要赚钱。本轮透支过多的城市虽然在国家稳定楼市的大环境下,不会出现大幅下跌,即使在未来几年稳中有一些涨幅,但若达不到前面所算的年均5.23%涨幅,其实就是亏本了。这类城市还有不少,瞭望智库报告讲的是有80个收缩型城市,占总城市数的12%左右。笔者认为,这类城市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本轮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较高的城市,有的城市甚至达到60-80%;二是近3年人口持续净流出。对于这类城市,除自住外,我们购房者要尽量回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城市化下半场重点发展城市,在未来5-10年,预计大概率不仅跑赢5.23%年均涨幅,还有可能赢通胀率。城市资产的福利就是城市化,未来我们还有大概10个点快速城市化机会,对应新增城市人口近2亿。根据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从这2亿新增城市化人口流向看,预计有80%的人口将流入到国家规划的19个城市群,60%的人将流入到发展靠前的7大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未来将承载中国最主要的人口、贡献最大部分的GDP,容纳最高端的科技和企业,类似日本东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所以,对于处在这类城市的人来说,有房产就意味着能享受到城市化下半场的红利,也是我们当前比较有效的抗通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