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16日,“潍医记者千村行,精准扶贫助振兴”调研服务队来到桃花山村,深入调研当地“三农”工作的进展,并为“精准扶贫”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7月15日下午,调研团队来到了桃花山,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带着大米粮油访问本村最贫困的家庭,尽我们的绵薄之力为他们送去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贫困人口大多是老人,志愿者们进入老人家中,在送去米面食油的同时,再与老人聊聊天、唠唠家常,询问他们基本的生活情况。我们了解到,孩子成家后便会与父母分家,所以拜访的老人大多独居无子女照顾,日常生活贫苦,身体每况愈下,耳背眼花、腿脚不便都很常见。

队员们看到这些,心中都有忍不住的抽痛与苦涩,都愿意多陪老人一会儿。但老人们大多精神状况良好,并且十分热情,记得第一位老人,往每个队员手里都塞了一个大大的桃子,那个桃子很脆很甜,老人的笑脸也十分温暖。

我们前去拜访时,有些老人正坐在门口石路旁乘凉,岁月已将老人的脊背压弯,腿脚也不灵便了,但队员搀扶着老人走回家时,老人嘱托的一直是:路不好走,你们要小心一些。离开时,老人会在门前送一送我们,看着我们走远,我们带给老人的是一斤米、一桶油以及陪伴,而老人带给我们的是真正的感动。

那种积极的生活状态,那种热情洋溢的性格,都令我们动容,我们认为,精准扶贫不仅要改变贫苦的生活条件,也要帮助贫困人口从精神上摆脱贫困,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扶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上,两边种满了桃树,红彤彤的油桃,软软糯糯的毛桃,间隙还能听到两声鸡啼或牛哞,时值溽暑,镇上村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纳凉,我们的队伍一行人在徐书记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向山顶进发,山路崎岖,艳阳当空,队员们或多或少有些疲惫,幸好山风作伴,给这段枯燥的旅程添了几分趣味。

十分钟后,我们终于抵达瓜地。梯形山田上,一圈一圈种满了西瓜。圆圆滚滚的西瓜,深绿浅绿的花纹,轻轻拍打,清脆诱人,听瓜农的介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满了西瓜和桃子,“我们这是三亩地,今年的西瓜亩产六千斤。”说着,瓜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双堠西瓜素来以瓤沙味甜、籽少皮薄闻名,有“地方名优西瓜”的美誉。

在瓜农的热情招呼下,我们也当场品尝了双堠西瓜,红壤黑籽,爽口清凉。当我们问及西瓜的销售地时,瓜农说,“咱们这儿的西瓜一般卖到供销点,价格是六毛一斤,然后由供销点集中卖,种西瓜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也是我们这的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堠镇,环山而建,傍水而居,居民因地制宜,在独特地势和气候的加持下,辛勤劳作,用双手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当地结合自身水果种植产业的优势,改善了农业模式,促进了农业水平的进步。农民生活水平也在政府与村民自己的努力下不断提升。“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在政府和人民的携手奋进下,我们一定能以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新时代的“三农”工作,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图文:“潍医记者千村行,精准扶贫助振兴”调研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