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医生不是神,只是个普通人,白色的大褂里面装着有趣的灵魂”这两天,许多人的朋友圈被一个视频刷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

四川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与泸州市人民医院

联合打造了《我是医生不是神》M

展现医生们真实的喜怒哀乐

犀利吐槽+爆笑演出

全程高能

小编反复看了好几遍

只能说:

不会看病的医生不是好rapp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截取了其中的精华部分

一起来看一下↓↓↓

我是个医生不是神,只是个普通人

修行在红尘治病救人也不是万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个医生不是神

只是个普通人

白色的大褂里面装着有趣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科读五年不是比别人读书笨

本硕连读要七年还得接着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院规培要三年

要考各种资格证

同学都结婚生娃儿啦

最后就我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了十年的时间

这才刚刚入坑

才明白这个职业真是辛苦著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觉医生都挺神

都是孙悟空

没有白天黑夜没有休息没有生物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医生眼里根本没有早班晚班

运气不好三天回不了家吃顿晚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赶上科室里边忙加上轮流倒班

起床只能给别人的对象说句“早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回家又上班这是常态

二十四个小时待命保持常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得最多就是急诊和外卖

要不然就是对象说:

搞啥名堂哦,紧到不回来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手机别响

一觉睡到天亮,千万别来急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合格的医生首先必须不怕困

一个优秀的医生有个铁打的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到高峰期了人满为患

没办法儿尿遁

好不容易上个厕所还有病人来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医生这份职业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面对各种疑难杂症保持压不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友情提示各位战友注意保养好

毕竟学成老专家的前辈基本头发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天天写病历

还有的考虑

考虑费用、考虑药品、考虑耗材的比例

考虑治疗方案、考虑如何让患者满意

考虑完的事情不行还得再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还有人说医生坏啊大家来找茬

根本没有病啊开一堆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患者把医生当成敌人根本不听话

等到病重了到头来说:“医生我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讲真

这个水平不出道真的可惜了

网友表示:

简直唱出了医生的心声!

组团吗?pick你们C位出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

此次拍摄涉及的场景和人员众多

而拍摄仅有4天时间

医生们工作繁忙

只能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挤出时间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制组小伙伴自带各种技能

没道具?自己做!

缺衣服?自己画!

为了拍摄片头定格画面

导演小哥哥摆出妖娆姿态

眨一次眼就要全部重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的场景

基本都在泸州市人民医院拍摄

演员也都是医院职工和家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多名医师顶着38℃的烈日

排成整齐的队形配合航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对话了《我是医生不是神》的主角

泸州市人民医院的陈小敏

(对,就是戏最多的那个小哥哥)

到的背后故事

记者:做个视频的初衷是什么呢?陈小敏:做这个视频起初是为了献礼8月19日的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的牵头下,想让社会更加医生的难处,理解医务工的不易。

记者:怎么想到以说唱的方式来演绎?陈小敏:就是想以一种大众喜欢的方式表达医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就想到了说唱的方式,用说唱的方式和诙谐的视频来表达医生的不易。

记者:听说医院员工都很积极,总共有多少人参与?陈小敏:剧组有六人,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有3个,泸州市人民医院3个,就6个人来做道具、剪辑制作,拍摄的话几乎全院都有参与,200多名医生都是抽出休息的时间来参与,M的场景基本都在泸州市人民医院,演员就是医院职工和家属,非常支持,家属也希望大家医生的不容易。

记者:希望这个视频表达些什么给大众?陈小敏:医生不是神,希望这种轻松的表达形式与社会进行沟通,达到相互理解,共同营造良好和谐的医疗环境。

记者:现在视频火了,有什么想说的话想借此给同行说?陈小敏:就是在看视频的轻松之余提醒医务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辛苦也要守住医者灵魂,在现有医疗资源下,提醒群众理性就医吧。

相信不少医生都曾思考过一个问题

自己多年前为什么决心学医?

自己为什么要当医生?!

也许,是为了家人

凭自身所学

给所爱之人多一份健康保障

也许,是成就感

毕竟没有任何工作

能比救活一条命更开心

也许,是被生命感动

患者顽强的求生欲望和对健康的渴望

也许,热爱是唯一理由

“我是个医生不是神”

说出了医生们的心声

医生也是普通人

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8月19日

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

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

感谢每一个伟大的“普通人”!

在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曾骐主任的门诊闻名院内外。因为坐诊一天要看将近200个患儿,最忙时一个月做了300台手术,他被同事们称为“曾疯子”。在患儿和家长眼里,曾骐是漏斗胸、先天肺疾病、纵隔肿瘤等疑难杂症治愈的希望,每天都有患儿从全国各地来找他求助。昨天下午记者来儿童医院胸外科,亲眼见证了曾骐主任出诊的“疯狂模式”——从下午一点开诊到晚上七点,一口气看了123个患儿,中途只喝了一口水。

一下午看了123个患儿

8月12日下午1点,记者来到儿童医院门诊楼4层胸外科特需门诊。曾骐坐诊的13诊室外,候诊的病人早已把门口围了个严严实实。

诊室内,曾骐开始给一个小男孩做检查。只见他边问孩子有哪些不舒服的地方,一边用手触摸男孩胸骨、肋骨的位置,另一只手在病历本上快速“盲写”下诊断记录。“病人太多了,我得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尽一切能力在保证问诊质量的同时加快速度。”曾骐告诉记者。

下午3点半,趁着一个病人起身,曾骐才第一次拿起旁边放着的矿泉水喝了一口。记者发现,矿泉水瓶没有盖,“这样喝水快,省时间。”曾骐刚说完,又一个患儿被父母带进诊室。

检查完这个患儿后,曾骐告诉孩子父母,最好给孩子做个矫治手术,但手术时间需要等大约两三周。父母脱口而出:“啊!要等那么久。”曾骐解释道,没办法,因为还有几十台手术在排队,他只能在门诊之余,挤出一切时间安排手术。最忙的7月,曾骐做了近300台手术。

8月12日,曾骐的门诊一直延续到晚上7点才结束。在助手的协助下,他一下午总共看了123个患儿。

帮患儿耐心写“攻略”

一下午虽然都在忙碌中度过,但是记者发现,曾骐主任在出诊过程中始终忙而不乱,对患儿和家长解释起病情来更是耐心细致。

检查一个患儿的CT片时,曾骐发现纵膈部位有一个小点,“这像是个肿瘤,最好做一个更深入的检查。”曾骐边看边说。患儿的家人一下子紧张起来,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变调。“别紧张,从目前看,囊瘤的可能性更大,囊瘤90%以上都是良性的。”曾骐马上安慰他们,“等检查结果出来了,有需要您再来找我,咱们再一起想办法。”

一名新疆阿克苏的维吾尔族小朋友,被家人带着来看病。细致查看在当地的检查资料后,曾骐发现孩子的病症是血液科的诊治范围。小朋友和亲属的汉语并不好,只有一位在京上学的邻居陪同当翻译。曾骐在孩子的病历本上大段大段的开始写之后去血液科、B超科等其他科室就诊的“攻略”,细致到具体找哪位大夫、有什么参考治疗方案等。末了他还反复问“翻译”听明白了没有,请他一定跟患儿家属交代清楚。

长期与这些患儿打交道,曾骐养成了凡事多想一步的习惯,比如手术是否会耽误孩子的开学、中考,延迟拆板会不会影响军训……他给出的方案和建议,往往比家长考虑得还要周到。

只为让孩子挺起胸膛

作为我国知名的儿童胸外科专家,曾骐擅长复杂胸壁畸形、先天肺疾病、纵隔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曾骐告诉记者,因为每天来就诊的患儿太多,他每次都要求自己鼓足精神,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8月12日下午的门诊,前来就诊的患儿中以包括“漏斗胸”在内的胸壁畸形最为普遍。每当曾骐介绍病情时,患儿家长往往脱口而出:能不能做手术,一步到位彻底治好?而几乎半数的请求都被曾骐驳回了。“动骨头的手术不是越早越好的。”他反复对患儿家长说,孩子太小,骨头很软,用外力固定,可能会产生其他畸形。另外孩子还在发育,有些“漏斗胸”的症状后面可能自己就痊愈了。曾骐说,患儿做胸壁畸形矫治手术的最佳年龄是6岁到13岁,即使症状比较严重,至少也得在3岁以后。

每诊治完一个患儿,曾骐都会叮嘱家长要让孩子抬头、挺胸,多靠墙,“孩子养成了好习惯,无论是对于巩固矫治效果,还是今后的工作生活,都大有裨益。”曾骐说。

记者到,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儿童普通胸外科,从2000年开展微创漏斗胸矫治手术以来,已经帮助5000多名孩子挺起了胸膛。胸壁畸形手术的患儿为了不耽误学习,往往选择暑期来做手术,为了满足需求,只有9人的儿童医院胸外科团队,一到暑假就会连轴转,最多时一天做了26台手术。

医学生那些有趣的日常

在你的眼中,医学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是每天泡在图书馆,啃着比字典还厚的医学专业书?或是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做小白鼠实验?医学生的学习很辛苦,但在他们身上也发生着许多好玩的、只有医学生之间才能互相理解的趣事。

关于天冷的那些趣事

经历了几次反复的入冬失败后,南方的孩子调侃自己在南方的深冬里感受着夏末的温度后,广东地区终于迎来了大幅度降温,天气开始变冷了。

于是,学医的孩子是这样的对话的。

「今天天气真冷啊。」

「寒冷刺激皮肤,皮肤感受器将寒冷刺激上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入血,到达全身与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从核孔进入细胞核作用于 DNA,从而转录出 mRNA 并合成相应的肽链,增加细胞膜上的 Na﹢-K﹢泵的合成及活力,加速细胞代谢速度,从而产生热能使体温升高。」

这是笔者偶遇到的一段对话,一个简单的天气变冷了也能扯这么大的一段理论出来,还能活学活用。没错,我们学医的孩子就是这么任性。

关于解剖学习的那些趣事

每个医学生都得学习解剖,记得我们在学习解剖的那段时间里,每天的话题离不开人体肌肉啊骨骼啊神经啊什么的,而且我们聊解剖完全不用分场合,只要你的身边有一个活生生的同学,或者自己也行。于是,就会经常听到医学生之间这样的对话。

「你怎么走路一瘸一拐的?」

「唉,别说了,昨天去游泳,过度蹬腿损伤了小腿的后群肌肉——腓肠肌和稍内层的比目鱼肌,大腿长时间反复外展和内收损伤了包括大收肌和短收肌在内的内收肌群和包括负责外展的臀大肌、臀小肌和臀中肌……」

「是吗?好像听起来挺有学习意义的,来,让我这未来的医生来给你诊断诊断,是这里吗?。」

「啊!不要啊!痛啊…啊…啊…」

这样对相亲相爱的同学都能下得了手的人,我只想说:「放开他,他是我的标本,让我来。」

「哎,那谁,你来看看这鸡腿怎么分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的?」

「你得先把表面的皮肤给去掉,暴露出肌肉纤维走形。你看啊,这块比较大块的位于前面的,应该就是股直肌啦,这块应该就类似人类的缝匠肌啦。还有这块是什么东西?怎么多出来一块肌肉?这在人体解剖图谱上没有的吧?」

「应该是鸡所特有的吧,说明鸡是跟人类是有所差异的。」

「嗯嗯,我也这样觉得。」

殊不知,坐在旁边的我面对着食堂阿姨精心烹饪的香气喷喷的鸡腿,犹豫着究竟要不要继续吃,吃下去又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北晚新视觉综合 成都商报 丁香医生 网友评论

流程编辑: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