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14日夜里,大洋彼岸的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倒挂,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情绪。

随后道琼斯工业指数 ,欧洲股市也随之重挫,市场上有关经济衰退的呼声越来越高。全球股市都处在大跌的浪潮中。

此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 中国股市和香港股市

8月15日,上午9:30,A股大幅低开1.66%。

下午13:42,持续上涨, 。

终于,中国股票战胜了市场,没有跟着全球市场一起跌,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仗,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韧性不止体现在股市上,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都体现了十足的韧性。

不然,中国也不会只用短短的七十年, 重新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

中国经济重要的一员,房地产,自然也是韧性十足。

这些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过大起大落后,房价已经不会巨变了

从房子作为商品出现的时候开始,房价一直处在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中。

在前半段中,几乎只涨不跌,后半段时,有的城市开始下跌,然后一直起起伏伏。

我们总结,整个房地产市场到目前,一共经历了三个时期,组合成一整个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时期叫“发牌期”。大概是从1978年到1992年。

对应的历史事件是1978年提出 房改问题 ,到1992年 南巡讲 话,同年10月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这一时期,市场参与者不多,发牌人组建牌局,然后分发底牌。

这一阶段,大型房企纷纷成立,成为了最早的一批吃螃蟹的人。

第二个时期叫“打牌期”,大概是从1993年到2016年。

真真正正的大混战,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不停切换,价格也大起大落了好多年。

2016年前,国家层面的调控手段虽然频频发出。

但直到“ 房住不炒 ”理念出现之前,调控手段效果都是短期的、应急的、迅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时期叫“洗牌期”,大概是从2016年到现在。

大力开展房地产调控,从房企端的限制融资,到购房者的限购限售。

从国家层面的 宏观调控 意见,到地方政府的 一城一策

整个房地产市场迎来洗牌,中小型房企生存艰难,想要活下去,还得自身硬。

这一波洗牌过后,真正重质量,重视客户的房企才能立足。

这也是房价走稳的重要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购房需求回归理性,不再拿着钱冲向售楼处

最明显的感受,十多年前,手中有钱的人,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哪里有要涨价的房子。

十多年后的今天,已经没人这么问了,上来都是,我是刚需购房,应该买哪里。

从需求来看, 刚需越来越多,投资的人越来越少了

一方面是1981-1997婴儿潮的购房需求猛增。另一方面也是投资房产的人冷静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求回归冷静是 宏观经济和政策手段的综合产物 。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行。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导致手中可用于投资房产的资金变少。

另外,政策不断出台,让想投资房产也变得无能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房地产政策,让人又爱又恨。

一方面限制房企融资,导致房企为了回笼资金,折扣促销,压低房价。

另一方面,苦于没有购房资格,或者有资格却迟迟摇不上号,错过大把的优质房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现如今的政策在渐渐的由又大又空,转变成了又细又实用。

以前的政策更多的是“ 退烧药 ”作用,讲求立竿见影。

房价增长过快了,一粒退烧药,下个月房价就跌回去。

如此反复,市场是不健康的。

而如今的政策则是“ 疫苗 ”的作用,一针疫苗下去,先可能会痛几天,但之后就免疫了疾病的风险。

这类预防型政策的出台,才是真正促进楼市平稳运转的良药。

楼市平稳运行,会让很多靠着分析楼市脉络的人,再也说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

但是在我看来,我是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的,虽然我也酷爱分析楼市。

因为房子除了投资属性,更重要的是生活保障。

真正人人买得起房,住得起房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END——
欢迎关注,私信不迷路。林知房闻带你学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