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曹丕、曹植,史称“三曹”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中华文化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将曹丕归于中品,而三曹父子中,将曹植奉为上品,曹操甚至归于下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曹操”的诗歌为何称为“下品”呢?他的哪首诗注定被后人所“惋惜”。

有文学家曾这样评价过曹操的诗歌:曹操精于兵法,善于诗歌,诗中常常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且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曹操一生做诗无数,拒不完全统计有上百首,但是至今留存下来的也不过20几首罢了。

他的诗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河朔寒”,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的佳作大多集中在青壮年时期,大概是自知垂垂老矣,精力不太充沛的原因,晚年曹操的诗歌真的有些不敢恭维。曹操的最后一篇文章,大概写于其去世前的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即《遗令》,有兴趣的朋友不妨阅读一下原作品,读完我想你应该与小编一样,有点糊涂,根本不知道说的啥?这首《遗令》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是这样的:“我夜里感到不太舒服,早上醒来喝了点粥,出了点汗,又喝了点当归汤……我死了以后,我的这些妻妾让她们住铜雀台,不要亏待她们。余下的熏香,分给她们,不要用烧掉,那太浪费了。很没有技能的,让她们学着做鞋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哪里看的出曹操的一点英雄气概啊!其实这也能理解,曹操毕竟也是人,是人就有属于自己的亲情,人不能总板着,人之将死最割舍不下的也就是妻儿老小了,你说是吗?与其说曹操最后一首诗令人“惋惜”,不如说的是一种“洒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