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此人一年后去世,战争走向却按他的预料进展

1937年7月7日的晚上,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 ,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万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的严词拒绝。于是日军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华全面抗战的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之后,也就是1938年的11月4日,著名军事教育家蒋百里去世,但是中日战争的发展恰恰按照他预料的方式进行,他曾在逝世前不久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它讲和!”

蒋百里,原名蒋方震,浙江宁海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他本是一名清末的秀才,1901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06年留学德国,回国后先后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以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他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为“中国三杰”,是系统引进西方军事理论的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国防论》和其他著作中阐述的对日战略,归纳起来有三:

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使其无暇消化占领区,从而使日本无法利用占领的地区提高战力;

第二,主动出击上海日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南北路线改为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从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与湖沼地利,抵消日军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

第三,以空间换时间,行持久战,通过时间的消耗拖垮日本。具体做法为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四川交界处,和日军进行相持决战。

事后证明,蒋百里提出的这三点方针正是中国最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而这一切离不开蒋百里对日本这个国家深入骨髓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百里对日本以及这个民族的理解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有呈现,比如他在《日本人与日本论》中谈到日本的“空虚与矛盾”——日本国民原是崇拜外国人的。这种几千年来的遗传,一时不易改革过来……现在他却妄自尊大夸示他独有的能力,他的宣传愈是扩大,他的内容愈是空虚。

……他天天以东方文化自豪,实则无一不是模仿西方。学了拿破仑创造莱因同盟的故智来制造“满洲国”。学了英国的故智,企图中国分成几个小国,互相对立,本来一个很乐观的国际环境,偏要模仿历史上已成失败的不幸例子……

在另一本著作中他又说到“日本的军国主义”:……他们所信仰的,是男性万能的君主神权,是武力中心的统帅政治,而“祭祀”,是他们理论上的政权出处。在这样一个国家组织之下,又当四围环境恶劣至极之时,其由封建政治一变而为军国主义的近代帝国,这是毫不足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4年2月,就在蒋百里等人入陆军士官学校不久,日俄战争爆发了。

数十年前,日本还是一个处在中古时代的远东弱国,而今不但打败了貌似强大的中华帝国,还向西方强国俄罗斯发起了冲击,这使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潮更加泛滥,全国上下一片鼓噪,发出了歇斯底里的战争叫嚣。

由于战争需要,日本政府在全国征召退伍军人入伍参战。应召来到东京的退伍兵被日本陆军部分配到居民家中暂住,居民纷纷腾出最好的房屋,拿出最好的食物供这些人享用。等军队出征之时,东京城里万人空巷,热烈欢送,许多人手持旗子,旗上写着“光荣战死”“为国捐躯”“祈必胜”和“祈战死”等等字样,令中国留学生不寒而栗。如此疯狂的军队和民众,终究会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军民的疯狂,正应了蒋百里《军国民之教育》一文中的一句话:“今日之战争,国民全体之战争,而非一人一姓之战争也。”将来中日之间再度爆发战争,只有军民一体的全民作战,才能阻遏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凶焰,并最终取得胜利。这一点事后也被证明。

但是天下的事难说得准,纵观蒋百里的一生,虽然门人弟子满天下,且多有战功显赫的高级将领,但蒋百里的功勋却不在战场上而在庙堂之内,这是命吗?只有老天知道。

《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蒋百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