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最沉重的一笔。在针对犹太人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被成批杀害的唯一的理由,只因他们身上流淌着犹太血统。在犹太人巨大的抗争诉求中,纯真烂漫的安妮·弗克兰就是这其中的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

安妮的日记开始于1942年6月12日,结束于1944年8月1日。《安妮日记》中的主人公安妮·弗克兰,也是该书的作者,是一位13岁的德籍犹太少女。安妮一家原本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由于纳粹对犹太人展开了疯狂的迫害,全家不得不搬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避难。1942年6月12日,在安妮13岁生日时她收到了一件特别的礼物——一本日记本,于是,写日记就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起初,安妮只是给自己写日记,但在她过完生日的一个月后,厄运降临了,由于纳粹的传诏令,安妮一家不得不提前搬进父亲公司的“密室”生活。在这段枯燥而又漫长的时间里,读书和写日记成了安妮生活的中最重要的事情,日记成为安妮最亲密的朋友。一次在听电台时,安妮得知战后会搜集书信和日记作为人民苦难生活的典型,公之于众,安妮很动心,希望战后自己的日记能出版,并为之润色、修改。

作为“日记”,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安妮使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作为一个少女,安妮思维敏捷,感情细腻,她把自己的日记当作朋友,“为了提升这位朋友在心目中的形象”,她为这位好朋友取名“凯蒂”,每天她都要和这位密友“密会”,向她倾诉内心的一大堆心事”。翻阅《安妮日记》我们不难发现日记前面主要是以记叙事实为主,像是刚进入密室生活时大家的适应过程,到后期因为物资匮乏大家生活中的艰难窘困以及不同家庭由相处时的不适应、互相埋怨、争吵,变成了互相关爱互相支持的亲密家人。而日记的后半部分则是大篇幅的抒发感想以及对战争、对人生的思考,或者深度地自我剖析。有人们在阿姆斯特丹被轰炸后的恐惧心理,也有人们从电台中得知盟军开始反攻而对战后和平生活的向往。还有安妮在豆蔻年华逐渐萌生的青涩懵懂的少女情感。两年的密室生活让安妮逐渐从单纯任性的小女孩成长为成熟的少女,她开始理解自己的母亲,理解周围的人,也理解了社会与战争。日记中没有曲折的故事,没有复杂的结构,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全文中蔓延的全是一种对生命的渴望,对自由的憧憬以及对人性的呼唤,读来字字感人肺腑。

另一方面,朴实流畅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也为本书增色不少。安妮一直梦想做一名记者或者作家,她的语言朴实流畅,有时又充满智慧,富有幽默感,可以形象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情感。安妮善用一些细节描写,如行动、心理描写,加之比喻或者象征的手法来表达内心的苦闷,无法摆脱的束缚让她像被剪掉翅膀的笼中鸟,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间飘荡,这些形容无不展现着她的语言魅力。又如她写达恩太太,仅仅一些简洁的语言和动作描述,就将一个刻薄、自私、无知,只顾蝇头小利,没有长远目光的家庭妇女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很多小细节都成为温馨的经典画面,成为黑暗战争中一抹温暖的风景。

对生活,安妮满怀着期待和理想,她憧憬着未来,战后她要成为一名记者,成为一名作家。她总是以无限的喜悦和感激为自己和家人的平安、健康以及这个世界的美丽事物祷告,她深信不疑地告诉自己:“上帝是不会抛弃你的,因为你是他的儿女。”纵使有孤独、恐惧划过心头,也不能动摇她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当盟军开始反攻的好消息传来时,给安妮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和期望。她想,也许到了战争结束的秋天,自己就可以告别这个囚牢般的密室,重返美丽的校园。

因为二战这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安妮及万千犹太同胞的自由和生命。1944年8月4日因被外人告发,密室中的成员被纳粹发现逮捕。那个藏身两年的密室的阁楼地板上散落了不被人注意的旧书报,以及安妮的日记。她的日记停在了1944年8月1日。安妮被捕后被送往位于荷兰北部的威斯特波克集中营,接着被送往设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又被送往伯根贝尔森集中营,最终安妮在16岁时因伤寒病死于伯根贝尔森集中营。1947年,战争结束时,唯一的幸存者,安妮的爸爸奥托·弗兰克从友人手里拿回了安妮写的日记并实现安妮生前愿望将它整理出版。

通观整部作品,日记语言虽然朴实无华,却处处饱蘸情感,就如同少女丰富而细腻的心灵。这让人感到,这是一部描写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非凡作品。其促使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因为珍爱和平,才频频回首战争;因为寻求梦想,才不断对那场人类文明的罪恶梦魇进行深刻反思。它时刻提醒我们,孩子幼小的心灵不该被硝烟和恐惧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