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几乎是文学界最大的盛会。在西欧,诺贝尔文学奖把全世界的目光给牢牢吸引着了。但由于区域文化的差异,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规则也越来越受质疑,虽然一个高素养的作家对荣誉不屑一顾,但对文学价值的追求或者说是公众的反馈很难做到置若罔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消说,每一个从事写作的人都期望着能获得阅读者的认可,社会的认同,行业的勉励以及自我告慰。想那长年累月的伏案“雕琢”、对世情、人性、灵魂深处的探索、思想的洞察,如此茹苦的另类职业,想必谁摊上这样的活计都将付出嬉笑怒骂、饮食作息皆异于常人的种种怪诞现象,甚至有人说作家就是“胃病”的代名词,特别是大作家,没跑了。

经过四年等待,我国的作家终于等来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揭晓,在盛会落幕时,有的人名利双收。或许播种数十载,终于有了收获,它不像一年生草本植物,年年都有昆虫将它带来、秋天再准时收获。如果写作为了奖,那么这种等待不靠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鲁迅并不想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原因是他觉得自己的作品可能达不到那么高的高度,也或许被外界的荣誉打扰,将影响自己的写作初衷。真正的作家是发自灵魂的,无独有偶,村上春树为了不被外界关注,主动拒绝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番外奖的提名,因为他想安静地写出自己的内心,而那些舆论和媒体比昆虫嘤嘤嗡嗡的更厉害。

获奖者可能喜出望外,但当盛会落幕时,没有取得荣耀的作家也并没有像考试落榜一样黯然失色。文学真的不同于其他门类,许多没有获奖的作家他们的真实心情却是欣慰的,因为他们从胜利者那看到了自己。一面为获奖者欣喜,一面从获得荣耀者那里找差距。

在万难跋涉的文学之路上,有队员攀越了高峰,即便自己没有赢得荣耀,内心也将充满欣喜,因为他确定了这样走下去就能获得人类的认可,因为这是文学,这是主观性下的文学,值得他一搏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8月15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五名获奖者,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出生于1978年,差两岁不是“八零后”。听上去只是一个数字,但这对中国文学年轻化十分有益,他的获奖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了希望。如果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带来希望和机会,不如说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年轻作家徐则臣给中国文学道路点亮了青春之光。

那些曾经在文坛上昙花一现,花里胡哨一番后又走向了偶像路线的年轻作家,在笔者看来他们始终成了“流星”。短暂的出现为他们打出名声,再挺进娱乐圈,商业化真是无孔不入。文学就是文学,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文学创作者就是人类灵魂的清洁工。他们什么都不会,只有低到尘埃里奉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参选作品需为长篇小说,作品字数需在13万以上。尽管仍有颇多争议,但茅盾文学奖依然不失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著名作家茅盾(沈德鸿)先生的遗愿,从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设立,和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当代中国四大文学奖,也是当代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获奖者如今也都渐次走向了世界,他们的作品不仅中国人喜欢,即便拿到世界上也很受欢迎。比如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贾平凹和他的《秦腔》、王安忆和她的《长恨歌》、苏童和他的《黄雀记》、莫言和他的《蛙》等,当然还有本届最年轻的获奖者徐则臣和他的《北上》。

徐则臣,男。197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文学硕士。徐则臣被认为是中国“七零后的光荣”,其作品被认为“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这之前,徐则臣的小说《如果大雪封门》就已经荣获鲁迅文学奖,2014年凭借《耶路撒冷》获得老舍文学奖 ,次年被茅盾文学奖提名。2016年再凭借《耶路撒冷》获得首届海峡两岸新锐作家好书奖。他的部分作品还被译成英、德、荷、日、蒙古等外语,2014年获得的第五届老舍文学奖使徐则臣成为老舍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