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场不敌国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大连一方为足协杯半决赛留力,从而在这场连京之战中多多少少有所保留。通过复盘整场比赛,大连一方在硬实力上与北京中赫国安有明显差距,尤其在前场根本创造不出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场面结合数据分析,大连一方在上半场就处于被动局面,控球率仅为38%。尽管北京中赫国安前45分钟也没进球,但始终掌控着场上的节奏和进攻主导权,62%的控球率可见其优势,而且这62%的控球率多数是在中前场而非在后场的无谓倒脚。

上半场大连一方6次射门只有1次射正球门范围,那是在半场补时阶段,朱挺禁区内接董岩锋右路的45度角传中完成头球攻门,可惜没有顶上力量。反观北京中赫国安进攻手段丰富,奥古斯托、张玉宁、巴坎布连续威胁大连一方的球门。若不是张翀的神奇发挥,大连一方的球门早在上半场就被洞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半场45分钟,大连一方打得更为糟糕,只有3次射门,射正次数是0。全场9次射门,大连一方只有1次毫无威胁的射正。北京中赫国安上下半场数据相差不大,只不过在阵地战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凭借一个定位球敲开了胜利之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大连一方想要加强攻势,贝尼特斯先后换上了博阿滕、郑龙、汪晋贤,并且将阵型从541变为442,但收效甚微。

大连一方主场难耐北京中赫国安,这让大连球迷感觉憋屈,认为主队没有发挥出自身实力,与之前几场赢球相比判若两队。事实上,这是感观上的一个错觉。此前大连一方战胜的球队,要么是弱于自己,要么是旗鼓相当拼下来的。与北京中赫国安这样的中超一流强队相比,对手很会抑制大连一方的优势,抓住其软肋进行连续打压,这就是强队与普通球队最明显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球,是抑制与反抑制的一项运动。大连一方主场输给北京中赫国安,根本原因是实力不济,打不过。在硬实力方面,大连一方与北京中赫国安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点是大连一方和大连球迷应该清醒认识到的,这一点从人员配置上就可以直观看出。大连一方除李建滨、孙铂停赛外,可以说是尽遣主力。但,北京中赫国安缺少了比埃拉、张稀哲两员绝对主力。如果北京中赫国安前腰双核同时在场,大连一方的场面恐怕会更加难看。

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大连一方为足协杯半决赛留力。如果说大连一方为足协杯分心,这倒是实情,但从阵容来看,留力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即使大连一方留力,就一定能战胜上海绿地申花吗?如果死磕北京中赫国安,就一定会输给上海绿地申花吗?还有人提出“假球论”,这样的言论就一笑而过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足协官方数据上,大连一方攻入前场30米的次数是16次,而对手北京中赫国安高达26次。在持续进攻和连续打压上,大连一方没有亮点。在外援方面,龙东孤掌难鸣,卡拉斯科状态不佳,哈姆西克似乎游离在全队战术体系之外,博阿滕替补登场后仍处在拉伤的恢复期。4名外援在场时基本属于各自为战,彼此之前缺少呼应,打到前场30米区域后办法不多,创造不出机会。

没有机会就无法进球,不进球,最好的结果就是后防线不犯错,守住0-0。无奈,大连一方还是在防守角球战术时出现了漏人的情况。不少人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5后卫就是加强防守,变阵4后卫就是加强进攻。防守人数的堆积并非防守质量的提升,这两者之间并非成正比例关系,进攻端是同样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中赫国安的4后卫比大连一方的5后卫还要少一人,但防守端并没有出错。在中场方面,北京中赫国安只有3人,大连一方则有4人,然而占据中场控制权的是御林军。攻与防,要形成健全的体系,强队与其他球队的区别也就在于此。

以往大连一方最为活跃的卡拉斯科、龙东,在北京中赫国安严密的后防线以及个人防守能力极强的池忠国的保护下,切断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将大连一方的优势最小化。有效的利用定位球以及打身后这方面,北京中赫国安很好的抓住了大连一方的软肋。事实上大连一方输给北京中赫国安的比赛,没有太多可以总结之处,因为双方存在实力差距。与弱队或同等级球队之间能打出行云流水的配合和进攻,在强队面前却不行,这就是实力使然,并非大连一方发挥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