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孙科

做好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工作,提高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公开透明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划片工作程序、内容、结果等内容的公开……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对我省今年要做的重点工作,提出要求。

【回应关切】

做好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工作,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

政府部门发布政策,事关我们的生活,需要正确的解读。《工作要点》提出,要深入解读重要政策措施,深入介绍政策背景、主要内容、落实措施、工作进展及后续考虑等,主动解疑释惑,及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除了解读,出现突发情况时,更需要及时的回应。

《工作要点》要求,要增强舆情风险防控意识,重点围绕“两会”、经济数据发布和经济形势、重大改革举措、重大督查活动、重大突发事件等,做好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工作,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有关政策措施、处置结果等,更好引导社会预期。建立完善与宣传、网信等部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着力提高回应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

回应时也得用好方式,要适应网络传播特点,更多运用图片、图表、图解、视频等可视化方式,增强政策解读效果。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政策,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多举实例,多讲故事。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和重要社会关切,要依法按程序第一时间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持续发布动态信息。回应力求表达准确、亲切、自然,为群众提供客观、可感、可信的信息,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权力监督】

作出执法决定起20个工作日内,要向社会公布各类执法信息

此外,《工作要点》还要求,要强化权力监督,深入推进决策和执行公开。

在推进重要决策公开方面,提高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公开透明度,各地、各部门制定实施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把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贯穿全程。在制定前,要主动及时了解企业所急所需所盼,努力使拟制定的政策更有针对性。在制定过程中,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要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听取有代表性企业的意见,意见采纳情况要及时公布或反馈。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设置缓冲期,为企业执行留有必要的准备时间。要加强对政策实施的后评估工作,该调整的适时调整,不断提高政府决策质量和水平。

在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方面,坚持“谁执法谁公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强化事前公开,各级政府要编制公开《行政执法主体清单》;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编制公开《行政执法权责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服务指南、执法流程图,公开救济渠道、监督方式及本机关执法人员信息等。

规范事中公示,执法全程公示执法身份;出具行政执法文书主动告知当事人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内容;政务服务窗口要设置岗位信息公示牌。

加强事后公开,行政执法机关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执法机关、执法对象、执法类别、执法结论等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执法决定信息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公开。

【重点领域】

A、加大“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推进情况公开力度

围绕深化“放管服”和“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度公开我省落实中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投融资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工作举措,加大“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推进情况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涉企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时间压缩、流程优化的具体举措、工作进展、改革成效等情况,精准传递政策红利,让更多市场主体知晓政策、享受实惠。

通过深化公开,积极改善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B、推进义务教育划片、招生方案、随迁子女入学等信息公开

《工作要点》要求,加强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立项、进展及完成情况信息公开,接受监督、取信于民,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进一步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征地等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专项活动的公开力度,加强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专项活动的公开工作,及时公开就业供求信息。

推进义务教育划片工作程序、内容、结果,招生方案、范围、程序、条件、结果,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入学流程、证件要求和办理方式公开,及时公开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的相关信息,促进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围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加大医疗服务、药品安全、医保监管、疫苗监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结果等方面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推进征地信息主动公开,加快历史征地信息补录进度,优化征地信息平台功能,增强信息查询的精准性便捷性。

(编辑吉倩倩见习编辑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