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姓氏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文化要比他们厉害很多。不仅如此,这些文化还是有完整史籍资料进行记载的。在历史上,姓氏都是通过多种方式演化而来的,大部分姓氏都是皇帝的后人,或者是皇帝赐姓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就曾经赐姓给诸侯,或者是诸侯赐姓给自己的大臣,总之姓氏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时至今日,大部分姓氏都已经流传了下来。比如说王姓,现在的王姓几乎成为了第一大姓。王姓的来源就有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的王姓有一部分是来自姬姓,姬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因此现在的很多姓氏都是姬姓的后人。其次王姓还有源于子姓、妫姓,然后还有出自少数民族改姓的情况。总之现如今的人们,对姓氏的来源大部分是不清楚的。只有少部分人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姓氏来源已经是人们不怎么重视的了,但是在历史上,出现了一种说法,就是“潘杨不结亲”。恋爱自由的今天,这种说法是很奇葩的。其次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同姓不能结婚的说法。这种说法由来已久。现如今的人们已经不太重视这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姓不能结婚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只要不是近亲结婚,同姓结婚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可能往祖上翻阅家谱,才有可能有亲戚。只不过这需要很多代人。那么为什么说“潘杨不结亲”呢?“潘”是指潘美,“杨”是指杨业。说到这里肯定就有人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美在历史上的评书、小说、戏曲等等各种艺术形象中,他都是大奸臣。历史上的潘美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当时的潘美得到了赵匡胤的信任。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潘美就是有力的支持者。面对潘美这样的北宋开国功臣,赵匡胤如何对待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的是,赵匡胤举行了一次宴会,将武将的兵权夺了回来。这时候的潘美成为了赵匡胤中的眼中钉。不过在杯酒释兵权中,潘美是个例外,赵匡胤没有将潘美的兵权夺回来。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代表了潘美得到了赵匡胤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美在历史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征灭南汉,讨伐南唐、北汉。这样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北宋建立后,面对各路来敌,一直是战争不断的。雍熙三年,辽军举兵十余万,一路南下,这时候的辽国进攻北宋。宋太宗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统帅,杨业为副将进行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的军事制度是“军将分离”的,战争到来时,统帅有兵权,在平日里是没有兵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参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可是在这样的进攻之下,出现了一个庸才,这个人也参军,他就是王侁。王侁立功心切,命令杨业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杨业战死沙场。这时候的潘美身为统帅,没有为杨业求情,这种情况下杨业中了辽军的计谋,结果被俘虏,无论如何,杨业没有投降。绝食而亡,维持护了自己的最后一丝尊严。从客观上来说,潘美就是间接地将杨业杀死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件事,潘美的形象很受影响。王夫之在《宋论》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潘美之陷杨业而不肯救,以避功也。将避权而与士卒不亲。”潘美是“避权”和“避功”,可是首先来说,第一责任人肯定是参军王侁,其次才是潘美。不过任何史籍资料都没有记载参军王侁受到责备。

根据潘美的功绩来看,潘美的功绩完全在杨业之上。宋朝的史书对潘美也是记载为了大忠臣。从潘美的才干、生平表现来评价,潘美对北宋的影响不可小觑。明朝的朱元璋给了潘美很高的评价“如汉陈平、冯异、宋潘美皆节义,兼善始终,可以庙祀。”可以说潘美甚至是媲美了汉朝的陈平,其次可以进入寺庙,受到后人的祭拜。

只不过后来小说、戏曲、评书等对潘美的形象进行了加工,以至于人们对潘美这个人有很大的误解。根据这样的小说、戏曲来看,正是由于潘美,才让杨业死了,所以姓杨的都看不起姓潘的,于是“潘杨不结亲”的说法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