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观音、飞天......

这些经典的舞蹈片段

就算不太了解舞蹈

相信您一定也有印象

可是您知道吗

这些经典片段都来自“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它就是《丝路花雨》

40年,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观众达到450多万人次

下面这段视频是今年5月,纪念《丝路花雨》创演40周年晚会的演出片段,请您先欣赏

1977年甘肃省启动该剧创作,团队10余次前往莫高窟,在敦煌壁画中领悟到丝绸之路凝聚中外友谊这一主题。七易其稿后,一个以丝绸之路为背景的故事轮廓形成。敦煌画工神笔张及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伊努斯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故事,成为舞剧的主线。

1979年5月23日,《丝路花雨》在甘肃省兰州市首演。新中国成立30周年之际,《丝路花雨》在京演出大获成功,成为当时舞台艺术的一股新风。演出团队随后频频应邀前往国内外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1979年拍摄的《丝路花雨》舞剧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舞姿,新华社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丝路花雨》当年导演朱江(右)正在指导该剧主角英娘的第十四位扮演者李菁练习动作。新华社记者武斌摄

除了主题创新,舞台上的细节也多有突破。第一代英娘衣裙飘飘、反弹琵琶的造型,成为《丝路花雨》的经典瞬间。

《丝路花雨》的诞生还创造了一个中国舞蹈的新流派:敦煌舞。如今,敦煌舞已经进入高校的舞蹈教学中,成为当代舞蹈工作者的研习内容,传承创新了敦煌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丝路花雨》的现场演出。新华社记者刘长忠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舞剧“丝路花雨”中的女主角贺燕云(左三)和法国著名女歌唱家米雷耶和达莉达,以及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家卡丹在一起合影。新华社记者姚云摄

上世纪80年代初,该剧就在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引起轰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40年来,《丝路花雨》守正创新,共推出1979版、2008版、2016版三个版本,并响应旅游市场变化推出了旅游版,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1月11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孔雀剧院,演员表演中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新编排后的《丝路花雨》再次掀起巡演高潮。演出以商业形式走进了肯尼迪音乐中心等世界知名的艺术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2月27日,舞蹈演员陈晨在纽约林肯中心演出舞剧《丝路花雨》。新华社记者王雷摄

如今,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开花,《丝路花雨》多次前往沿线国家演出,成为沟通民心的艺术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7月10日,身穿敦煌元素服装的列车员们在“敦煌号”列车上为旅客表演《丝路花雨》舞蹈。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40年,走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2885场,观众达450多万人次。这是诞生在改革开放春风里的中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成绩单。40年来,这一高雅剧目常演不衰,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文字:新华社记者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