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是白居易在被贬为九江司马的时候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琵琶行》描写的是白居易设宴为朋友送行,酒宴中因没有音乐助兴,酒宴将要不欢而散。正在此时一阵京音琵琶传来,引起了在座诸位的兴趣,在白居易的盛情邀请下,琵琶女过船来相见。两曲琵琶过后,在座诸位被琵琶女的技艺所震惊。琵琶女进行了自我介绍,仿佛回到了她昔日的风光,她本是京城的红人,艺冠群芳,可是红颜易老,岁月已逝,风光不再的她只得嫁给了茶叶商。茶叶商去采购茶叶留她独守空船,午夜梦回,想起昔日的荣光,泪湿了红妆。白居易听过两曲琵琶,再听过琵琶女的自述,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遭遇。自从贬谪到浔阳这个地方后,常年卧病,听不到丝竹音乐之声,今夜听过这两首琵琶后,如聆听仙乐。白居易请琵琶女再弹一曲,写就这首《琵琶行》。琵琶女感动站立良久后,又弹一曲感遇知音。融情于曲的琵琶,感动酒宴上的每一位听众,流泪最多的是感同身受的江州司马白居易。

通过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抒发了自己被贬谪的不忿之情。这首《琵琶行》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就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州司马何许人?

白居易是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白建的七世孙。白居易自幼聪明绝顶,贞元十四年(798年)参加科举被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年),唐宪宗策试举人,策入第四等,授盩厔(zhou zhi)县尉,集贤校理。

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被召回京城,入翰林。第二年,拜左拾遗。左拾遗是谏官,这是一个得罪人的职务,在任职左拾遗期间,白居易屡次犯颜直谏,指摘唐宪宗的过失。唐宪宗虽然也是个中兴之主,可是他还是不及唐太宗那样大度,宪宗对宰相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朕提拔他,他才有今天的名位,竟然对朕无礼,朕实在拿他没办法。”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之所以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砍头的风险,事无巨细地上表,主要是为了报答皇上的提拔之恩,对事不对人。陛下想要广开言路,就不该阻止白居易的犯颜直谏。”唐宪宗道:“卿家所言极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和五年(810),唐宪宗觉得白居易工资低,让他自己选官,白居易说:“臣听说姜公辅因为要侍奉母亲求兼京兆府户曹参军。如今臣家中也有老母要奉养,希望可以像姜公辅那样。”于是,白居易改任京兆府户曹参军。第二年,白居易的母亲亡故,白居易回下邽丁忧三年。

元和九年(814年),回朝后白居易被授予太子左赞善大夫,这是个陪太子读书的闲职。

宰相遇刺

当时,吴元济擅领淮西节度使,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暗中与吴元济勾结,朝廷分兵征讨淮西镇。

宰相武元衡主持对淮西镇用兵。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日,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刚出靖安坊东门,遭遇到了李师道派出的刺客的伏击,武元衡的护卫却作鸟兽散,可怜一代铁血宰相被杀害。刺客又转到通化坊谋杀御史中丞裴度,所幸裴度的随从王义抱住刺客并呼救,刺客断王义一臂逃走。裴度幸免于难。

白居易仗义上疏

此事一出,朝廷哗然,宰相被刺杀于京城可见藩镇势力的嚣张到了何种程度。满朝文武惧于藩镇的势力,没人替武元衡和裴度发声。白居易虽然是东宫属官,却是第一个上疏要求缉拿凶徒的人。

宰相却弹劾白居易越职,东宫属官无权议朝政。与白居易交恶的官员,趁机又踩了他一脚,上疏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导致堕井而死,而白居易又作了《赏花》和《新井》的诗作,这被视为大不孝,白居易被贬为江表刺史。中书舍人上表唐宪宗,说白居易所犯的罪行不宜当刺史,白居易再次被贬,为江州司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的《琵琶行》就是白居易此时所做,白居易推己及人,感怀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的遭遇,所以男儿有泪湿青衫。

无眠心语:

白居易因为主张缉凶,得罪朝中主和派,被他们罗织罪名是他贬为江州司马。这次被贬也成了白居易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年轻时白居易也曾经怀着“兼济天下”的抱负,希望能够有一番大作为,可是大唐的元和中兴也只是昙花一现,并未从本质上改变大唐逐渐衰败的命运。白居易的行事也逐渐转向了“独善其身”。

▲本文为号:无眠说历史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