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思想家孟子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辛辛苦苦成就了大业,但是富家子弟容易出现败家之子,将家业败光。‘泽’是一个人的事业功名对后代的影响,‘斩’就是寓意着没有了,家业没有办法在传承下去了。也就是富不过三代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林如海,他的祖代是侯爵,到林如海这一代是第五代,虽然到这代已经不富裕了,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富裕的小康家庭,可贵的是林如海在还算富裕的情况下努力读书,靠着自己的努力,第一个考举就拿下了探花,就是现在的全国第三名。可见林如海的刻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林如海的努力被皇上器重,也因皇上看到了他的祖上为人人品好,官品好,对林如海更加看好重用了,被皇上钦点了‘巡盐御史’的官职。这官职是肥差来的,也是因为林如海的人品,皇上才把这么重要的官职给到林如海吧。论才学出身,人品才干,皇上都觉得完美的人,无意中做了两件错的事情,导致贾府加快了没落,导致自己的女儿烟消玉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件就是举荐被皇上撤职贾雨村再次为官

贾雨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因为贾雨村家境贫寒,科考后为官,最后因为自己仗着自己的才华对自己的上司不尊重,虽然能力强但是贪念非常重要,对下属也是非常苛刻,所以他的同僚对他的印象不好,而且还有很深的怨念。因为这原因圣上龙颜大怒,亲自把他的官职收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林如海还请贾雨村作为自己女儿的家庭教师。林如海入朝为官,怎么可能不知道贾雨村的为人跟黑历史呢?就算是不知道,证明林如海识人不带眼,毕竟要做为自己的女儿教师,要住进自己的家里,不提前调查好这个人的人品跟身世等等,就不怕是引狼入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贾雨村对她的女儿林黛玉的教学还是得到了林如海的认可的,林如海是个非常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读书人是非常尊重自己的老师的,贾雨村在自己女儿的教育之恩永记在心中,并且向找机会回报。贾雨村成为家庭教师这已经不算是什么坏事,但是最坏的就是把贾雨村举荐给了贾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次的举荐,贾雨村恢复了官职,还跟四大家族搞上了关系,最后就一直青云直上。最后成为朝廷的核心重臣。要知道,一个品行不端正的人站在最高的位置上对别人是多么危险。恶人的位置越高,祸害人的能力就越强。而这一切的根都是林如海种下的,而后承受的果还是自己,因为林如海的不带眼识人做下了一个大恶事,正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件就是把林黛玉送到贾敏的娘家贾府。

历史以来的社会是有“五不娶”的规矩‘不听长辈的话(逆女家不娶)、生活家风不检点(乱女家不娶)、有罪的人家(世有邢不娶)、有恶性疾病(身有恶疾不娶)、没有目前的长女(丧妇长女不娶)’这五个限制的女子一般人家是不会娶的。而刚好林黛玉属于没有母亲的长女,也许是这个情况林如海不得不把林黛玉送到贾敏的娘家家身边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贾母派人接黛玉的时候就传话了,把林黛玉记在王夫人的人名下养,自己来教养,所以林黛玉去到贾府接受的是贵族的良好教育,同时也免去了林如海的忧虑,可是林如海之想到其一,没有想到其二,还有林黛玉的长远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林黛玉的身体从出生就是身患有不足之虚症,而且是先天性的。林黛玉之前遇到一个行脚的和尚说,除了父母之外,不见其他的人,就可以平安过一生。而林如海不相信和尚的话,执意把林黛玉送到贾母身边进入贾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为林如海知道贾敏生前说过贾府的事,说过贾府有个贾宝玉,从小被祖母溺爱着长大,不喜欢读书,喜欢捣鼓女人的东西,喜欢花花绿绿的东西,生性顽劣,连他的父亲都觉得以后他只会是个好色之徒。也许是因为林如海缺乏远见,也是又是林如海因为自己的官场忙着焦头烂额没办法,分心照顾好林黛玉的原因,只好把林黛玉送走,而林黛玉这一走,不但没能让黛玉过上好点的生活而是17岁就死在了潇湘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从这可以当时的社会看得出科考努力是最好的出路,但是在生活方面是要带眼识人,带着远见的,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增长知识,在识人,考虑事情放面也要周全,如果不是他的善举就成了自己的恶事行为了。不管怎么样人无完人,在看起来完美的人他都有自己的缺点,所以大家在书中遨游的时候,也要带上自己的智慧去判定事情的好与坏。如果林如海在生看到自己的女儿生活的处境他会不会把女儿接回身边照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