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宝妈在月子里被摧残过?

三伏天关窗关门不让洗澡洗头!

为了下奶使劲喝汤水吃猪蹄!

躺在床上都要长草了也不能下地!

更别说玩手机外出遛弯吃雪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二胎妈妈的我,因为一直坚持科学育儿的理念,孕期看了不少国内外的大书小书,因此“主意特别正”,没有使劲吃,没有躺着保胎不敢动,甚至孕晚期为了顺产还适当节食,怀孕两次体重增长都控制在26斤以内,顺利顺产。

产后留观2小时后,就从床上蹦下了地,活动,玩宝宝。见多识广的护士小姐们都瞠目结舌,这怎么可能是个刚生完孩子的产妇!

月子里,除了降低运动强度及饮食更为清淡外,我的生活一如往常,你可能觉得我坐了个假月子,但是我身体恢复神速,迅速地变瘦了,而且因为保养得宜,皮肤的状态也特别好,在产后检查中各项指标都正常。

所以呢,坐月子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传统落后的中国式月子习俗,那么这些传统观念究竟有没有科学性可言呢?今天就一起来聊聊坐月子的那些事儿吧。

细数传统月子习俗七大误区

误区一:不让洗头洗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哎呀!坐月子怎么能沾水呢!会落下病根的!”几乎所有产妇生产完都会听到这样的“忠告”。坐月子不能洗头洗澡的说法源于旧时家里没有空调、取暖器、淋浴器、电吹风等设备,洗澡时无法做好保暖工作容易着凉。另外,当时家庭的卫生条件也不好,水质不清洁,水作为传播媒介,有感染风险。产妇身体特别虚弱,免疫力低下,没有好的淋浴条件下洗澡很可能导致受寒或者感染,严重的话会留下后遗症,也就是所谓的月子病。

这只是长辈们在以前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做法,所以坐月子是否能够洗头洗澡关键取决于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些问题不存在了,洗头洗澡完全没有问题,并且产后反而更应该注意个人卫生。月子里,产妇要把孕期为了给宝宝提供营养而增加的血液含量,在产后通过出汗排出,所以会出现多汗的现象。若是皮肤得不到清理,产妇会有异味,不仅造成不适,还可能会导致细菌增生,伤口、皮肤感染。加上恶露和乳汁的不断分泌,病原体容易侵入,可能造成产褥感染。而产褥感染,就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建议:洗澡可以消除疲劳、舒畅心情、改善睡眠及食欲、预防感染。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是可以洗头洗澡的,顺产后没有侧切两至三天就可以洗淋浴,有侧切和剖腹产一周以后可以洗淋浴。在没有洗澡前,也可每日用温水擦浴,会阴每日清洗两次,勤换卫生巾,产后做好个人清洁更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

误区二:不让刷牙

直至今日,坐月子不能刷牙这种说法还在荼毒着很多产妇。刷牙真的会导致产妇牙齿松动和牙龈出血吗?牙刷表示这个锅不背,产妇牙齿松动多数是缺钙引起的,孕期胎儿在发育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钙质,此时便会释放一种物质到妈妈体内,溶解骨骼中的钙质来吸收,妈妈缺钙到一定程度,牙齿就会松动。缓解牙齿松动要及时补钙,而不是归咎于刷牙这件事上,事实上,不刷牙会加重牙齿松动!

饭后五分钟,口腔的细菌开始大量繁殖,混合了食物残渣,易造成口腔感染,这会导致牙齿松动。还有些人认为产妇一刷牙就牙龈出血,因此不能刷牙,其实牙龈出血是因为妊娠时性激素水平升高,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瘀血,炎症细胞和液体渗出增多,加重了炎症反应。如果本身在孕前就有慢性牙龈炎,那么孕期产后刷牙的时候牙龈出血可能就更厉害了。

产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加上怀孕期间营养充分,运动减少,口腔易充血,如果不清洁,更易发生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你敢想象一个月不刷牙的结果吗?牙菌斑堆积,口气熏天,牙龈内细菌大量繁殖,可能导致牙龈红肿发炎、出血、萎缩以及牙齿松脱。

建议:月子期间产妇更需要一个清洁卫生的口腔环境,产后第一天就可以漱口,选择软毛牙刷,对牙龈的刺激比较小,早晚温水刷牙,每餐之后漱口,以保护牙周不损伤出血。牙齿松动的妈妈要注意补钙,我在孕期、月子期间以及产后每天都坚持喝美素佳儿的妈妈奶粉,从未有过缺钙的情况哦!而且它不含蔗糖、口味也清淡、不腥不腻的,我当初孕吐什么都吃不下的时候,美素佳儿的妈妈奶粉依然还是很爱喝的,每天两杯,特有的双重关爱配方让我和宝宝的营养一点没落下。安利给需要补充营养孕妈们~

误区三:不让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辈总是告诫孕妇,能躺着就不要坐着,能坐着就不要站着。深怕坐着腰痛,站着脚痛,落下各种月子病。事实上,产妇长时间卧床不动更危险。生产前后,为了减少分娩失血,产妇的身体会产生一些变化,让体内的血液在生产前后处于高凝状态。这本来是身体自我保护的机制,但如果久卧在床,最极端的后果是血管里流动的血液凝结,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一旦随血液移动到心肺部位,可是有生命危险的!除此之外,坐月子期间如果缺乏活动,还有很多弊端,如恶露排出受影响,不利于盆底肌复原到产前状态,并且会增加子宫脱垂的风险。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产妇在顺产后可立即下床,剖宫产在术后麻醉恢复的情况下立即进行翻身,拔尿管后就可下床进行基本运动;顺产侧切和剖宫产如身体恢复较慢可以适当推迟到第2~3天活动。尽早活动可以促进排恶露,排便排尿,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

误区四:捂月子

生完宝宝之后,产妇大都被要求从头包到脚,甚至有夏天40度高温不开空调还捂得严严实实的,这样容易让产妇体温过高,出汗过多,滋生细菌,如果产妇中暑,严重时可引起热射病,死亡率极高。捂月子源于旧时冬天寒冷,担心产妇月子期间身体虚弱,受寒受风,从而生病。但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家中都有空调或者取暖器,因为气候原因生病的概率大大降低了,没必要再靠捂得严严实实来抗寒了。

建议:夏天空调是必须用的,室温控制在26℃,风不对着吹就行。即使是冬季也不应该捂,出汗多更容易感冒。无论如何,坐月子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度捂,注意保暖别着凉就行。

误区五:不让出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月子嘛,就是要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坐着躺着,多走几步都有人说你,以后要落下脚痛的毛病了,更不要说出门了。很多产妇抑郁,也是跟长时间呆在家里不能出门有一定关系。其实不让出门,主要是担心产妇身体虚弱,体抗力下降,如遇天气寒冷,刮风下雨,容易导致生病。

建议:只要温度适宜、天气晴好、产妇穿戴合适,就可以出门晒晒太阳,放松一下心情,会一下亲朋好友,产后增加社交活动有利于产妇身心的恢复。

误区六:不让通风

传统观念认为,月子里产妇身体比较弱,最好不要吹风。以前没有灭菌消毒的条件,妈妈和新生儿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引起疾病甚至死亡,破伤风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缺乏医学和微生物学知识的老人们,把身体很多不适和疾病笼统地归因到受寒或是伤风。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破伤风就是身体破损以后,患了伤风。于是,采取让有伤口的人避免风吹等外界刺激的应对措施。实际上,不开窗换气容易发生室内缺氧,空气不流通,空气中存留的杂质和细菌会成为产妇和婴儿健康的极大威胁。

建议:早晚开半窗通风半小时以上,注意保暖,避免产妇和婴儿直对吹风口。

误区七:肆意大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后家人忙于给产妇进补,各种鸡鸭鱼肉,恨不能让产妇吞下一头牛。虽然产后第一周,产妇的气血亏损严重,却不能大肆进补。因为在孕晚期,准妈妈的雌激素可达到非孕时的1000倍之高,机体新陈代谢非常旺盛。而在分娩完毕时,体内雌激素水平会骤降,各系统的代谢水平都相应降低,此时如果吃得过于丰盛,就会产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机体非但吸收不了,还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体内过多废物堆积无法排出,恶露久而不尽,还有可能会因为饮食太油腻而堵塞产妇的乳腺管。高糖高蛋白的饮食不仅会加重肝肾负担,还容易引起肥胖。所以产后立即大量滋补,往往适得其反。

建议:调补需适时,不宜过早进补,产后应少食多餐、食物多样,饮食清淡更有利于身体的调理。

那么怎样才算科学坐月子呢?以下是我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一.家庭成员要给予产妇理解与关爱

通常宝宝出生后,家人容易沉浸在宝宝诞生的喜悦中,将注意力放在宝宝身上而忽视了妈妈,其实月子里家人应当更加关注产妇。产妇初为人母,角色发生改变,产后情绪状态处于心理转换期,育儿的辛苦、生活秩序的改变、做母亲的压力等等,容易感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焦虑或者抑郁,这些都可能引起产褥期的心理问题。在《妈妈是超人》第三季中霍思燕谈新手妈妈如何度过产后抑郁症时提到,产后她的情绪也非常不好,因为一些小细节,她一个人就在病房里狂哭。生完孩子后,妈妈们的情绪不稳定,很可能会经历这样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

此时,丈夫的参与尤为重要,要主动分担家务,与妻子充分交流,要观察妻子心理状态,多理解、体谅、关爱妻子,注意妻子的心理疏导,帮助妻子调整好心态,警惕产后抑郁情绪。丈夫和家人给予产妇更多关爱,把妈妈照顾好了,让妈妈吃、睡好、心情好,妈妈也能有充足的精力照顾好宝宝。因而,家人的关爱是坐好月子的基础前提。

二.均衡饮食

如何在月子期间把“元气”吃回来,也是大有讲究,稍有不慎,非但起不到调理作用,很可能还会产生胃肠道不适、下奶不畅等症状。建议产后进补遵循均衡饮食、食物多样、少食多餐、不过量进补的原则。同时也要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进行灵活调整,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1、避免大量饮用咖啡、茶和含咖啡因的饮品。

2、建议少食多餐,减轻肠胃负担。

3、顺产的产妇产后3小时就可正常进食;而剖腹产的产妇一开始只能食用流质食物,待排气完毕可过度到半流质食物,再到顺利排便后才能正常饮食。

4、产妇要注意食物多样性,保证脂肪、热量和纤维素的摄入。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禽、蛋、瘦肉及海产品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既可提供丰富的水分、维生素、矿物质,又可提供足量的纤维素防止产后便秘。

5、确保钙与铁的摄入是非常必须的,含铁丰富的食物有牛奶、核桃、芝麻、猪肝、红枣等食材就拥有丰富的钙、铁元素。多晒晒太阳也是促进钙吸收的理想方式。

纵然坐对了月子有诸多好处,但是身体的良好恢复需要整个孕期的不断积累。坐月子是给整个孕育过程画上一个句点,这个句点有多完美,其实依赖于备孕和孕期有没有打下良好基础,如何保证月子坐完后整个人更胜从前?其实需从正确的备孕和孕期营养管理做起!

三.营造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

产妇的卧室要保持清洁、舒适、安静、方便、阳光充足。合理休养有利于产妇身体和心理的恢复。

1、适宜室温22~24℃,湿度50~55%。

2、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新鲜空气。

3、注意保暖,切勿捂汗,出汗后及时更换湿衣,使用电风扇和空调时,避免产妇直接吹风。

4、减少探视,给产妇一个静养环境。

5、合理用眼,电视、电脑、手机和书本要适当少看,但不是不能看。

6、避免夫妻生活。

7、保证每天8小时左右的睡眠,卧床姿势宜经常变换,避免长时间仰卧,以防恶露排出不畅。会阴有伤口者,多向伤口的对侧保持卧位或坐位,休息时间与宝宝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多和宝宝亲密接触,建议同房不同床,有利于建立妈妈和宝宝的亲密关系。

四.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产褥期感染

卫生清洁至关重要。产后排汗激增,并且有恶露排出,如不注意个人清洁,易发生产褥期感染。

1、产后子宫会恢复至孕前状态,排出的代谢物称为恶露,必须及时清洁防止细菌滋生,准备专门的毛巾和小盆擦洗恶露,每次冲洗前用开水消毒,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备冲洗器。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

2、保持会阴清洁依然重要,每次便后要清洁外阴,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干爽。

3、选择纯棉内衣、质地吸汗、厚薄适中、宽松舒适。内衣、床单、被罩注意经常更换。

4、产妇应在考虑自身身体状况的条件下,坚持洗头洗澡,控制好水温,最好淋浴,盆浴有感染风险,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注意保暖及时擦干,谨防感冒。

5、保持口腔卫生,认真刷牙不能少,做到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

五.适当运动,有助身体恢复

科学锻炼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还能维持血液循环,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避免静脉血栓形成,像凯格尔康复训练还能帮助盆底肌恢复。产后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地活动,第一次下床活动时必须有人陪伴,以防动作太猛引起血压变化,导致摔伤。活动以个人舒适为原则,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忌久站、久蹲、用力过猛以及强度大的运动。合理运动能更快的调理好身体,有助于身材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