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来稿: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我们一家就打包了行李,从郊区的大房子搬进了城区的老破小。为了买这套学区房倾尽了全家之力,然而孩子的同学家庭条件大都很优越,上学以后小孩越来越爱攀比。有一天他问我为什么不买个大点的学区房住,这个房子没面子,不好意思邀同学来家里玩,我竟无言以对。请问怎么纠正孩子的虚荣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我还没见过在物质上没有任何攀比心的孩子,除非这个孩子缺乏必要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其实作为家长,不一定要对孩子隐瞒家里的经济状况,

如果孩子已经能理解金钱、储蓄、投资这些概念了,可以跟孩子谈一下自己的收入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水平;

让孩子逐渐对金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也能明确将来努力的方向;

孩子能提出“为什么不买个大点的学区房”这种问题,正说明他对金钱、价值和父母的收入能力并不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攀比的问题往往出在家长身上。

很多家长在参加家长会,或者上下学接送孩子的时候,看到其他家长的豪车和昂贵的行头,

早已升出来一百个攀比心,而这种情绪很精准的传递给了孩子。

但当孩子问出“为什么你不买个一样的房子,一样的车子”时,父母出于自尊心一时无法说出自己远没有能力购买的话;同时家长也担心如果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如同学们会自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只会让孩子和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因为孩童是天生存在优越感的,从他出生,他认识到的世界都是围着他转,婴孩会发展出自恋情节。随着孩子年龄长大,要不断的给他正确的认识和引导,这可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要坦诚。

一味的让孩子不要去攀比,对物质不要有虚荣心是不现实的。成人社会处处在比,新闻上甚至连同一件衣服哪个女明星穿更美一点,也要拿来大做文章。孩子是充满敏感和好奇的,在他根本认识不到财务、收入、支出这些概念的时候,他已经先一步学会了攀比。但只要在比较一番之后,能引导孩子了解这世界的真相,孩子就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的把时间浪费在毫无作用的虚荣心上,那就是成功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