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堂姐怀孕后,整个人就变得紧张兮兮的,这倒不怪她,毕竟接近高龄产妇的年龄才怀了头胎,处处小心也是应该的。作为小辈里生育经验比较丰富的我,就成了她的孕期专用咨询师,衣食起居无一不谨慎。但这种过度紧张也造成她相信很多传闻,就在前几天,我俩差点闹了不愉快。原因是我打算给她生产购入待产包和一些婴儿用品,算是提前准备。但没想到堂姐看到后不喜反怒,直说婴儿用品买早了不吉利,我这行为反而对她保胎有害。这话听得我很无奈,在老家确实存在这样的风俗,宝宝出生前期是不让买相关用品的,至少要等三个月后,只不过我没想到的是堂姐居然也信这套。回家后我就跟父母吐槽起这事,抱怨堂姐不识好人心,没想到老一辈反而怪我多事。原来,这种习俗也不全然是迷信,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法确定胎儿性别除了心理影响外,经济损失也是一方面。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孕妈怀孕后,是不允许做性别鉴定的,直到宝宝出生才能知道性别。这就导致很多年轻家长乱买一通,等宝宝出生了,才发现一半都用不着,凭白浪费了许多钱,那对家庭经济来说就不失为一种损失了。当年有这个习俗,也是因为老一辈生活不富裕,在经济上捉襟见肘,在崇尚节俭的老一辈眼里,自然等到出生后再购入婴儿衣物更划算。当然,这也属于老一辈的时代刻板印象了,其实现在不少婴儿用品都主打中性化,男婴女婴出生后都能使用。不过度追求完美的孕妈,早早备好也没什么不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胎儿处于“不稳定期”按照我妈的说法,老家这个习俗跟香港的“三月秘密保胎”是同样道理,只不过时间更长一些。大多数孕妈都会选择孕中期开始准备,有的甚至会推到临出生才开始购入宝宝用品。这不是因为对宝宝不够关心,相反,正是因为重视才会晚些买。道理很科学,宝宝出生前都处于“不稳定期”,与香港的“三个月”不同,老家认为只要胎儿还没有平安落地,那就可能存在意外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早早就买了婴儿用品,到最后却未能平安得子,那对孕妈来说就是一种精神打击。以后看到给宝宝置办的物件就会很难过,以至于久久无法从“意外流产”的难过中走出来,从而影响整个家庭的稳定。因此,老一辈是不建议太早买的。听到这里我总算明白了,像我堂姐这种情况,我的行为确实给她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也不怪父母觉得我多此一举了。-----------------------